ops8小说 > 历史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四十二章 赵云的师傅

新三国终结者 第四十二章 赵云的师傅(2/3)

  通过蒲吾县时,张涛找到了舅舅一家人,舅甥见面,泪眼涟涟,有好多话要说,看到一家七口住三间草屋,家徒四壁,连刘靖一行人坐的地方都没有,刘靖临走时送给他们二万钱。

        赵涛留下来,娶了媳妇后到赵家庄集合。

        --------

        太行山是冀州和并州的分界,地处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河水北岸,南北长约八百多里,海拔一、二千米,山高林密,山势陡峻挺拔,地势险要。

        巍巍太行东西落差五百余丈,并州高原自西向东而下的山水经过上百万年的冲刷形成了八条穿越山脉的峡谷,当地人称陉,故称太行八陉。由西南向东北:第一关轵关陉、第二关太行陉、第三关白陉、第四关滏口陉、第五关井陉、第六关飞狐陉、第七关薄阴陉、第八关军都陉。

        轵关陉(曰轵关)、太行陉(太行关或天井关)和白陉(紫霞关)位于河内郡,合称南三陉,是并州与中原之间的要隘;滏口陉(昭关)、井陉(井陉关或土门关)、飞狐陉(望都关)、蒲阴陉(五阮关或紫荆关)位于冀州,通向冀州平原;军都陉(居庸关)位于幽州。

        山高谷深,雄关险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距真定城一百多里。

        《太平寰宇记》云:“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燕赵谓山脊曰陉,下视如井,故谓井陉”

        朝廷在此设有关口,名石研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关城墙宽二丈、高七丈有余,用黄土和山石垒积而成,两侧山壁陡峭、高耸入云。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背水一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有吹嘘的成分。

        守关士卒听说平寇将军到了关下,很是惊讶,忙把守关都尉华坤请到关上观看。

        华坤叫李金把公文放到竹筐内,吩咐士卒提上城楼,仔细核对无误,打开关门。

        “下官不知平寇将军驾到,有失远迎,请恕罪!”花坤集合全体士卒出关口迎接。

        “都起来吧!”

        “谢平寇将军!”

        士卒们面现菜色,皮甲破旧,裂口的皮靴用布条捆绑,手持长戟,冷风吹来,簌簌发抖。

        东汉末年,由于叛乱不断,朝廷入不敷出,许多关口的守军都被遗忘。

        果不出所料,四百名士卒已半年没领到军饷,军械有三年没有更换,不少士卒二年没回过家,自从叛逆占领真定城后,关口的补给也中断了,一天吃一餐。

        “皇甫大人和蚁贼在元氏城大战一场,蚁贼战败,已退回太行山中,你们可以派人到真定城去找射声校尉,让他给你们一些补给;本官是奉旨到马邑购买军马,身上所带钱物不多,给你们五十万,把拖欠的军饷发掉,剩下的钱改善一下将士的生活。”

        “多谢平寇将军!”

        ---------

        井陉长一百多里,山路蜿蜒而上,两侧青山耸峙,流水抚石,怪松生崖,蔓藤攀岩,顺山路而行,时而陡壁迎面,山穷水尽;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牵马而行通过苇泽关(现娘子关)。

        苇泽关坐落在悬崖之上,居高临下,桃河水由西南折向东北,环绕关城奔腾而过,山险沟深,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上也驻扎了四百士卒,守关都尉雷石。

        一路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行人稀少,但刘靖无游人的雅兴,匆忙赶路。

        傍晚时分进入上艾城(今阳泉市)。

        出了上艾,进入并州境内,驰道逐渐平坦、开阔,行人也多了起来,

        并州刺史张懿,四十多岁,瘦长、三绺短须、两鬓花白,俊雅,对人很热情。

        太原太守薛忠、四十多岁,中等身材,面带微笑。

        老天还是很关照刘靖的,刚刚安顿下来,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

        十二月中。

        雁门关,又称西陉关,是扼守太原郡的门户。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高踞句注山上,依山傍险,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东、西二门,皆以条石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