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风流 第 147 章 147:思者心为基(2/5)
香馥郁的桂花酒,想到沈清猗以前埋在树下的桂花酿,过了这么几年,应该比那时更馥郁也浓醇了些吧。萧琰嘴唇抿了抿,忽然就觉得馋了。
她唉声叹了口气,不知是叹酒,还是叹人,只觉有种怀念过往的怅然,不知是怀念那时对案共饮的美好温馨时光,还是惦念担心沈清猗。
这些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萧琰浏览过书单,又见天光还不到午时,便眉扬抖擞继续上第六层。对于修行,她总是意兴盎然,有着无穷精力。
第六层藏书也是功法类。
但比起第五层的功法,等阶上高了一层,按塔中规定,至少要达到融合境修为才能进入这一层。
萧琰仍然是参阅功法。七日后萧迟过来时她已经参阅完了指定的功法籍册,照例是疑问解惑。考较她的进度后,萧迟又略略修改了第七层的书单。
萧琰进入第七层藏书阁。
功法又高了一阶,必须进阶登极境后期才能入内。
除了参阅的功法外,萧迟给她列了一门必须修行的功法,就是《斗转星移》。萧迟说,这门功法是术行功法,不需要修行心法,不会和她的道统心法冲突,可以深入修习。
萧琰以前修的是《斗转星移》的上卷,这里是中卷,上面还有上卷。萧迟说,上卷只是起步,所有萧氏子弟还有贯萧姓的部曲侍卫都可以修习;但真正的精髓是在中卷、上卷,尤其上卷,玄奥艰深,是大乘品阶的功法。
萧琰翻开《斗转星移之中卷》才知道,原来这门功法并不是简单的步法类功法,也不是辅助功法,而是一门修行大道,是修行星辰之力,虽然归统到武道下,但也属于阵道、法道,是一门不修心性的大乘道统。
因为不修心性所以兼容性很强,可以与其他道统功法同修,但兼容性强并不意味着好修行,尤其翻开中卷真正接触精髓,才知道其中的艰难,必须同时有很强的空间领悟能力和很强的术数推演能力,也就是说意象思维和术算思维都必须有还要出类拔萃。
所幸萧琰这两方面的条件都能达到,进入中卷相对于其他重意象轻术算或重术算轻意象的子弟来说,就不是那么晦涩又艰险了。
萧琰只读了两段眸中就若净琉璃透光,熠熠澄彻。
她通读完整卷,又回到起始章,逐字逐句理解领悟。
读透整卷后又在紫府中演绎,领会贯通。
光阴如梭般就去了七日。
萧迟过来时,萧琰询问的就主要是修习《斗转星移之中卷》遇到的问题了。
“……每人领悟的方向不同,斗转星移修习的方向也会有偏移。我的领悟你可以借鉴,但未必就完全合乎你的方向。”萧迟解答之后又说道。
大唐道统以道为体,术为用,修行者的心性和心境不同,修习同样的术,就有领悟方向和重点的偏移,也有和心性相适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借用他人的领悟。
萧琰认真应下。
虽然萧迟的领悟她只能参阅,但一位先天宗师的领悟,对她的助益也不异于醍醐灌顶了,很多疑惑便如天光洞入般豁然以明,之后再在紫府推演,便有举一反三的功效了。
萧琰又修习了两个七日,仍然觉得自己未能将《斗转星移之中卷》完全领会贯通。
然术法运用之妙并非静修就能完全掌握,还是要在实战中才能体会精微,贯通神妙。
萧琰想到此点便释然,遂暂时放下中卷的修行,按顺序参阅列在后面的书籍,其中有功法原录,也有萧氏长辈修习的笔记。
萧迟圈出了几部功法,说这些功法都可以撇开心法,单修其术。让萧琰按自己的兴趣和修行上的短板,择二三修习,但不要见哪样功法就好哪样都修习。术在精,而不在乎多。修行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前期就应注重于精,待宗师之后,你才有时间精力和更高的领悟境界,往大道的博发展。
萧琰深以为然。
阅读时便重点参阅夫子圈出的“可择之修习”的功法和笔记。虽然萧迟给她的感觉很是风流不羁,但在修行上却是很靠谱的,萧琰很尊重夫子的建议,所有的参阅书籍都读完后,她就在萧迟圈出的几部功法中郑重择了两部,然后便专注修习。
又一个七日萧迟过来,解答疑惑又考较后,就让她暂且搁下这两部功法的修习,先去第八层阅书。
萧琰也清楚原因,自己年节前就要去长安,在经道堂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除了讲武堂的修习外,四堂叔祖萧勰可能还规划了其他堂的学习,譬如文道堂,她上山就是进兵道的武经堂,然后是修行的讲武堂,这都是“武”道,“文”道还没进呢。
“是,夫子。”
萧琰听从夫子的吩咐,出塔去谷中转了转,看一看景色,放松一下连日来都沉浸在功法中的心神,约摸半个时辰后,才又回到塔中,换上干净的木屐,登上第八层藏书阁。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她唉声叹了口气,不知是叹酒,还是叹人,只觉有种怀念过往的怅然,不知是怀念那时对案共饮的美好温馨时光,还是惦念担心沈清猗。
这些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萧琰浏览过书单,又见天光还不到午时,便眉扬抖擞继续上第六层。对于修行,她总是意兴盎然,有着无穷精力。
第六层藏书也是功法类。
但比起第五层的功法,等阶上高了一层,按塔中规定,至少要达到融合境修为才能进入这一层。
萧琰仍然是参阅功法。七日后萧迟过来时她已经参阅完了指定的功法籍册,照例是疑问解惑。考较她的进度后,萧迟又略略修改了第七层的书单。
萧琰进入第七层藏书阁。
功法又高了一阶,必须进阶登极境后期才能入内。
除了参阅的功法外,萧迟给她列了一门必须修行的功法,就是《斗转星移》。萧迟说,这门功法是术行功法,不需要修行心法,不会和她的道统心法冲突,可以深入修习。
萧琰以前修的是《斗转星移》的上卷,这里是中卷,上面还有上卷。萧迟说,上卷只是起步,所有萧氏子弟还有贯萧姓的部曲侍卫都可以修习;但真正的精髓是在中卷、上卷,尤其上卷,玄奥艰深,是大乘品阶的功法。
萧琰翻开《斗转星移之中卷》才知道,原来这门功法并不是简单的步法类功法,也不是辅助功法,而是一门修行大道,是修行星辰之力,虽然归统到武道下,但也属于阵道、法道,是一门不修心性的大乘道统。
因为不修心性所以兼容性很强,可以与其他道统功法同修,但兼容性强并不意味着好修行,尤其翻开中卷真正接触精髓,才知道其中的艰难,必须同时有很强的空间领悟能力和很强的术数推演能力,也就是说意象思维和术算思维都必须有还要出类拔萃。
所幸萧琰这两方面的条件都能达到,进入中卷相对于其他重意象轻术算或重术算轻意象的子弟来说,就不是那么晦涩又艰险了。
萧琰只读了两段眸中就若净琉璃透光,熠熠澄彻。
她通读完整卷,又回到起始章,逐字逐句理解领悟。
读透整卷后又在紫府中演绎,领会贯通。
光阴如梭般就去了七日。
萧迟过来时,萧琰询问的就主要是修习《斗转星移之中卷》遇到的问题了。
“……每人领悟的方向不同,斗转星移修习的方向也会有偏移。我的领悟你可以借鉴,但未必就完全合乎你的方向。”萧迟解答之后又说道。
大唐道统以道为体,术为用,修行者的心性和心境不同,修习同样的术,就有领悟方向和重点的偏移,也有和心性相适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借用他人的领悟。
萧琰认真应下。
虽然萧迟的领悟她只能参阅,但一位先天宗师的领悟,对她的助益也不异于醍醐灌顶了,很多疑惑便如天光洞入般豁然以明,之后再在紫府推演,便有举一反三的功效了。
萧琰又修习了两个七日,仍然觉得自己未能将《斗转星移之中卷》完全领会贯通。
然术法运用之妙并非静修就能完全掌握,还是要在实战中才能体会精微,贯通神妙。
萧琰想到此点便释然,遂暂时放下中卷的修行,按顺序参阅列在后面的书籍,其中有功法原录,也有萧氏长辈修习的笔记。
萧迟圈出了几部功法,说这些功法都可以撇开心法,单修其术。让萧琰按自己的兴趣和修行上的短板,择二三修习,但不要见哪样功法就好哪样都修习。术在精,而不在乎多。修行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前期就应注重于精,待宗师之后,你才有时间精力和更高的领悟境界,往大道的博发展。
萧琰深以为然。
阅读时便重点参阅夫子圈出的“可择之修习”的功法和笔记。虽然萧迟给她的感觉很是风流不羁,但在修行上却是很靠谱的,萧琰很尊重夫子的建议,所有的参阅书籍都读完后,她就在萧迟圈出的几部功法中郑重择了两部,然后便专注修习。
又一个七日萧迟过来,解答疑惑又考较后,就让她暂且搁下这两部功法的修习,先去第八层阅书。
萧琰也清楚原因,自己年节前就要去长安,在经道堂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除了讲武堂的修习外,四堂叔祖萧勰可能还规划了其他堂的学习,譬如文道堂,她上山就是进兵道的武经堂,然后是修行的讲武堂,这都是“武”道,“文”道还没进呢。
“是,夫子。”
萧琰听从夫子的吩咐,出塔去谷中转了转,看一看景色,放松一下连日来都沉浸在功法中的心神,约摸半个时辰后,才又回到塔中,换上干净的木屐,登上第八层藏书阁。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