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第一章望断经世流年(2)(2/2)
父与母是天与地,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他们习惯于“专制”教育。父亲与母亲的地位并不对等,男人永远是发号施令的那一个,女人则言听计从,但凡吵架经常是母亲处于下风,如此家庭氛围远不及杨绛家和谐美满,也不及她的父母开明大度。良好的家庭环境,让杨绛受益无穷,对她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于北京,原名杨季康,阿季是家人对她的昵称,为人们所熟知的杨绛,实则她的笔名,也是如今广为人知的名字。
家里的院子是租来的,却充满欢声笑语,皆是稳稳的幸福。杨家有八个孩子,杨绛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父母皆是有学识涵养的人,教育方式自然与众不同,他们不会刻意限制孩子们的发展,而是随其个性,稍加引导。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此言不假,也绝无半点夸大,从杨绛与钱锺书的婚姻中,足见杨绛继承了母亲的贤良淑德。
作为父亲从美国留学归来后的第一个孩子,杨绛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多的爱。父亲喜欢吃冰激凌,在杨绛出生那年,买回一个可以自制冰激凌的桶,杨绛出生那天,父亲便做了一桶,往她小嘴唇上稍微点了一点,她爱吃极了,小嘴都冻紫了,还不停地吧嗒吧嗒品尝着。
杨绛刚从娘胎出来时,小小一团,父亲便用两只手并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把她抱起来。长大后,她也是姐妹中身材最矮小的一个,父亲常笑称她:“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矮小又如何,比不上姐姐们高挑,却有父亲的偏爱。或许有失必有得吧,人生岂会那样圆满?
父亲与母亲是成长过程中的守护者,是心灵世界不可缺失的两部分,杨绛生于如此美满的家庭,不知修了几生几世的福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