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帝国 第三十六章 东南西北风(2/3)
有哪些政治异见分子?”
“这个事情,我倒是做过些研究。”马朝阳开口说道。
郑宇用鼓励地眼神看着这个低调的爱将。能急领导所想,该出头的时候出头,不该说话的时候沉默,这个,叫做聪明人,而且是真正的聪明人。
“帝国警政部和总情局的工作还是比较得力的,宣传部的工作也算是卓有成效,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政治异见力量还形不成气候。作为复兴党盟友的宪政党等联合执政党之外,国内留下来的在野党也都是认同国家的基本框架和理念,对一些方面提出改良意见,比如公民党,进步党等等。对国家真正构成政治异见的,基本都到海外开展活动了。”马朝阳干净利索地说道,“不过,在海外的华人虽然数量庞大,在政治上却形不成大气候。道理很简单,这些华人在那些地方基本上是根据宗族势力进行组织,最大的组织无非是省市籍的同乡会,或者比较松散的某氏宗族会等等,因此力量分散,对于国内的政治改革之类也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反倒是帝国实力的增强,给了其中的普通民众不少鼓舞,而其中的很多精英分子更看重和国内的经贸关系,巴结还来不及,更别提站到异见分子一边。”
“所以这些异见分子,也很自然地四分五裂。由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形不成大的政党。这些人理论五花八门,彼此也不服气,各自都想起山头。即使都主张民主自由的,由于路线方针上的差别也往往混不到一起去。尊崇法国内阁议会制的,往往对总统共和制的信徒冷嘲热讽,认为对方是披着民主的皮搞专制;而美国总统制信徒也对议会内阁制大加鞭挞,认为是不切实际于国无用的呓语。”
“很多人是所谓‘职业革命者’,靠政治募捐生活,而海外有家有业的华人又大部分不怎么买账,所以就只能是投靠满清余孽,或者是其他国家一些官方半官方的反华组织或政治组织,如欧美的黄祸俱乐部之类来生存下去。由于力量分散,缺乏一个真正众望所归的绝对领袖,很多人互不服气,都想自己当老大,自己搞个什么主席之类来找那些满清大辫子和洋人混口饭吃,所以往往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搞演讲,拉一群人,成立组织,选举;万一没选上主席,退党,重新拉一群人成立一个新党,再选;选上了,其他人想法和他一样,那些人又退党自己去玩。”
“就这样,这些人搞了这么多年,所谓的革命政党和民主政党越来越多,主席,总裁,秘书长多如牛毛,甚至连所谓‘民主政府’都组了不少,但真正有些力量和组织严密的其实极为稀少,大部分人都是靠着附和反华言论,忽悠满清权贵骗点古董,或者搞些变相的邪教来混日子,大约是等待某一天列强打进中国,再摇身一变成为洋人的傀儡买办。”
听了马朝阳的话,郑宇心中一阵苦笑,心说这政治游戏各个国家玩来玩去,都是换汤不换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不过,也不能说全都是一盘散沙。目前,比较有影响力和组织性的政党和众望所归的人物,也有以下几个。”马朝阳如数家珍,“第一个是华夏民主革命党,早先叫中华革命党,这是一八八O年镇国军建立南洋总督区,满清的虚弱暴露无遗之后,一八八五年孙文和曾飞等人在夏威夷建立的,宣扬民族民主革命,建立总统制共和国。后来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华革命党发生分裂,曾飞等人提出趁机发动起义,而孙文认为国难当头应该支持最有力量的镇国军。孙文在建国后宣布退出中华革命党,和一部分同志建立了立宪党,参加了联合内阁,担任交通部长。中华革命党剩下继续坚持革命建立共和的党员,以曾飞为总裁,改组为华夏民主革命党,继续在欧美进行活动,宣传暴力革命,推翻帝国政府。他们宣传的是所谓‘五民’主义,即民族,民主,民权,民生和民有,目前根基最深,影响最大,和欧美很多半官方和官方组织都有勾结。”
“第二个是中华青年党,党魁是冷秋,宣扬暴力革命,提倡民主自由,主张通过暗杀等手段从肉体上消灭专制统治者。根据资料,他们和日本方面关系暧昧,由于煽动性很强,在国内一些激进分子里很有些市场。另外,他们的主要力量很多都是国内重点打击的会党等黑帮组织余孽,在南洋有些势力,暗地里有不少买卖人口和贩卖毒品,走私的生意。”
“第三个就是这位李达李英人了,他和前两个政治派别没什么来往,不结党,只做学问。”
“第四个是黄卓,字烈文,这个人很有些意思,早年曾经参加过华夏民主革命党,甲午年和孙文一起回国组建了立宪党,但五年前却宣布因为政治立场的原因,退出立宪党,在上海租借地组建自由党。帝国政府要求自由党在境内注册,但此人宣布国内缺乏真正的民主氛围,与其做花瓶党,不如在租借地出书出报,开启民智监督政府,真正做些事情。这个人在国内有一定政治根基,据说陛下也有些欣赏他,居然就在租借地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这个事情,我倒是做过些研究。”马朝阳开口说道。
郑宇用鼓励地眼神看着这个低调的爱将。能急领导所想,该出头的时候出头,不该说话的时候沉默,这个,叫做聪明人,而且是真正的聪明人。
“帝国警政部和总情局的工作还是比较得力的,宣传部的工作也算是卓有成效,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政治异见力量还形不成气候。作为复兴党盟友的宪政党等联合执政党之外,国内留下来的在野党也都是认同国家的基本框架和理念,对一些方面提出改良意见,比如公民党,进步党等等。对国家真正构成政治异见的,基本都到海外开展活动了。”马朝阳干净利索地说道,“不过,在海外的华人虽然数量庞大,在政治上却形不成大气候。道理很简单,这些华人在那些地方基本上是根据宗族势力进行组织,最大的组织无非是省市籍的同乡会,或者比较松散的某氏宗族会等等,因此力量分散,对于国内的政治改革之类也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反倒是帝国实力的增强,给了其中的普通民众不少鼓舞,而其中的很多精英分子更看重和国内的经贸关系,巴结还来不及,更别提站到异见分子一边。”
“所以这些异见分子,也很自然地四分五裂。由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形不成大的政党。这些人理论五花八门,彼此也不服气,各自都想起山头。即使都主张民主自由的,由于路线方针上的差别也往往混不到一起去。尊崇法国内阁议会制的,往往对总统共和制的信徒冷嘲热讽,认为对方是披着民主的皮搞专制;而美国总统制信徒也对议会内阁制大加鞭挞,认为是不切实际于国无用的呓语。”
“很多人是所谓‘职业革命者’,靠政治募捐生活,而海外有家有业的华人又大部分不怎么买账,所以就只能是投靠满清余孽,或者是其他国家一些官方半官方的反华组织或政治组织,如欧美的黄祸俱乐部之类来生存下去。由于力量分散,缺乏一个真正众望所归的绝对领袖,很多人互不服气,都想自己当老大,自己搞个什么主席之类来找那些满清大辫子和洋人混口饭吃,所以往往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搞演讲,拉一群人,成立组织,选举;万一没选上主席,退党,重新拉一群人成立一个新党,再选;选上了,其他人想法和他一样,那些人又退党自己去玩。”
“就这样,这些人搞了这么多年,所谓的革命政党和民主政党越来越多,主席,总裁,秘书长多如牛毛,甚至连所谓‘民主政府’都组了不少,但真正有些力量和组织严密的其实极为稀少,大部分人都是靠着附和反华言论,忽悠满清权贵骗点古董,或者搞些变相的邪教来混日子,大约是等待某一天列强打进中国,再摇身一变成为洋人的傀儡买办。”
听了马朝阳的话,郑宇心中一阵苦笑,心说这政治游戏各个国家玩来玩去,都是换汤不换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不过,也不能说全都是一盘散沙。目前,比较有影响力和组织性的政党和众望所归的人物,也有以下几个。”马朝阳如数家珍,“第一个是华夏民主革命党,早先叫中华革命党,这是一八八O年镇国军建立南洋总督区,满清的虚弱暴露无遗之后,一八八五年孙文和曾飞等人在夏威夷建立的,宣扬民族民主革命,建立总统制共和国。后来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华革命党发生分裂,曾飞等人提出趁机发动起义,而孙文认为国难当头应该支持最有力量的镇国军。孙文在建国后宣布退出中华革命党,和一部分同志建立了立宪党,参加了联合内阁,担任交通部长。中华革命党剩下继续坚持革命建立共和的党员,以曾飞为总裁,改组为华夏民主革命党,继续在欧美进行活动,宣传暴力革命,推翻帝国政府。他们宣传的是所谓‘五民’主义,即民族,民主,民权,民生和民有,目前根基最深,影响最大,和欧美很多半官方和官方组织都有勾结。”
“第二个是中华青年党,党魁是冷秋,宣扬暴力革命,提倡民主自由,主张通过暗杀等手段从肉体上消灭专制统治者。根据资料,他们和日本方面关系暧昧,由于煽动性很强,在国内一些激进分子里很有些市场。另外,他们的主要力量很多都是国内重点打击的会党等黑帮组织余孽,在南洋有些势力,暗地里有不少买卖人口和贩卖毒品,走私的生意。”
“第三个就是这位李达李英人了,他和前两个政治派别没什么来往,不结党,只做学问。”
“第四个是黄卓,字烈文,这个人很有些意思,早年曾经参加过华夏民主革命党,甲午年和孙文一起回国组建了立宪党,但五年前却宣布因为政治立场的原因,退出立宪党,在上海租借地组建自由党。帝国政府要求自由党在境内注册,但此人宣布国内缺乏真正的民主氛围,与其做花瓶党,不如在租借地出书出报,开启民智监督政府,真正做些事情。这个人在国内有一定政治根基,据说陛下也有些欣赏他,居然就在租借地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