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第一五八章 弹射之难(3/5)
磁弹射器问世之前,我们还将长期使用复杂的蒸汽弹射器,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宋成豪很是无奈的说道。
作为第三舰队司令的宋成豪对旗舰“世民”号航母很熟悉,对于航空母舰作战重要一环的弹射工作也是如数家珍,不用专家蒙武易介绍,他很早就钻研过常规动力航母的蒸汽弹射原理和规律,在他看来,蒸汽弹射器的操作与维护是一个极为负责的系统性工程。
一台蒸汽弹射器需要由两台锅炉直接驱动,而这两台锅炉同时还得驱动一个舰船动力主轴,在蒸汽弹射器使用之时,锅炉里的蒸汽将经过复杂的输送管道和压力储蓄管道进入蓄压器补充,因为扫气容积3.25立方米的弹射器单次弹射就会消耗掉200公斤左右的蒸汽,而湿式储压罐的25立方米体积中有将近两成是液态水,这些液态水是待锅炉蒸汽经管道输送而来为其补充之时产生蒸发效应,进而缓解压力的急速下降。
航空母舰作为军事武器装备,显然也有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紧急状况,而往往称谓的应急弹射起飞能力,其实就是指蒸汽弹射器储压罐内所剩余蒸汽其实并不够一次弹射,但由于任务紧急不得不弹射起飞舰载机,在如此状况之下,可以利用增压泵向储压罐注水,压缩储压罐内不多的蒸汽提及从而提高其压力,达到弹射起飞舰载机的压力值,进而完成应急弹射起飞作业。
“世民”号航母作为第三舰队中的“大忙人”,只要航母战斗群在海上保持巡弋甚至单艘活动之时,该航母的四组蒸汽弹射器就都有任务,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弹射任务,有时候甚至会发生集中连续使用某一组弹射器的状况,因而在这样一种高负荷运转下,弹射器组不提前退休,天理何存。
当然,不管蒸汽弹射器是否状况良好,航空母舰一向很少采用四组弹射器同时高频率工作的方式,因为这样一来,蒸汽的损耗会非常之快,宋成豪就曾清晰的记得,“世民”号航母曾同时使用四组蒸汽弹射器,在8分钟之内一共弹射32架舰载机起飞,结果就是,航母蒸汽动力系统在这短短八分钟之内损失了三吨多的蒸汽,这几乎相当于燃起动力系统全功率工作25分钟所能产生的蒸汽量。
当时如果继续弹射,那么蒸汽系统的压力损失会达到20%,功率会损失达37%,而航母也将会从33节高航速降低到28节,且不再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至少得等待20分钟才能恢复,除非使用应急弹射起飞方式,可这种方式对于一组蒸汽弹射器而言,在其服役生涯里只能使用两次,不过好在这种状况从未发生过,否则就算应急起飞完成之后恢复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完成任务返港之后,“世民”号航母四组弹射器无论如何都得报废。
经过长期的使用,共和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海上展开训练或者是参与战事,都会很注意安排弹射起飞秩序,一般情况下都会严格的控制蒸汽弹射器的使用频率,以双区双弹射方式以两分钟一次完成10架舰载机弹射之后,将清空甲板使用另一区的双弹射器继续弹射,虽然弹射40架左右舰载机会需要约莫35分钟时间,可这样一来倒是非常节约宝贵的蒸汽弹射器使用寿命以及来之不易的航母燃气动力系统所供给的蒸汽。
不过可惜的是,“世民”号航母部署的地方是在多边形势复杂的东南亚、印度洋与波斯湾地区,大量的参与战事也导致“世民”号没有条件慢悠悠的弹射,紧急出动战斗机都是稀松平常之事,因而造成了弹射器使用很无规律,这就好比无规律的生活会给人类身体带来伤害一样,弹射器作为机器同样有使用寿命,折寿也就成了理所应当。
生产管道的车间并不大,蒸汽管道其实都是外购而来,这一个车间的存在意义更重在于检测,攸关军国大事的航母蒸汽弹射器要真是因为某一段管道出现纰漏而导致弹射器无法正常使用,那才真是误了军国大事,所用技术工人们不敢马虎,每一组弹射器所需的管道都需要进行检查。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第2157厂比较重要的一个车间——汽缸加工车间,因为蒸汽弹射器的主体其实就是一个侧开缝的汽缸,缸体呈受力结构最为恶劣的c形,长达90米的侧缝开口处的应力总和高达12万吨,平均算下来每米的应力有一千多吨,放眼当今全世界,还找不出什么金属的屈服强度能够承受如此变态的应力考验,所以汽缸肯定需要设计特殊结构来分摊应力,而就制造而言,共和国海军当前使用的汽缸和活塞都是高强度高精度不锈钢铸造件。
从柳州钢铁公司运抵车间的缸体铸件长度不到四米,入厂之后要接受三次复杂加工的热处理和应力处理,其最终加工结果就是要确保每一段缸体受热后热变形一致且加工误差小于百分之五毫米、同心误差小于千分之一毫米。
在航母上吊装到位以后,还得用光学分光检测法检测每一节的轴心,确保弹射器100米通长内轴心偏差不小于十分之一毫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被安装位置的航母龙骨也得加强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作为第三舰队司令的宋成豪对旗舰“世民”号航母很熟悉,对于航空母舰作战重要一环的弹射工作也是如数家珍,不用专家蒙武易介绍,他很早就钻研过常规动力航母的蒸汽弹射原理和规律,在他看来,蒸汽弹射器的操作与维护是一个极为负责的系统性工程。
一台蒸汽弹射器需要由两台锅炉直接驱动,而这两台锅炉同时还得驱动一个舰船动力主轴,在蒸汽弹射器使用之时,锅炉里的蒸汽将经过复杂的输送管道和压力储蓄管道进入蓄压器补充,因为扫气容积3.25立方米的弹射器单次弹射就会消耗掉200公斤左右的蒸汽,而湿式储压罐的25立方米体积中有将近两成是液态水,这些液态水是待锅炉蒸汽经管道输送而来为其补充之时产生蒸发效应,进而缓解压力的急速下降。
航空母舰作为军事武器装备,显然也有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紧急状况,而往往称谓的应急弹射起飞能力,其实就是指蒸汽弹射器储压罐内所剩余蒸汽其实并不够一次弹射,但由于任务紧急不得不弹射起飞舰载机,在如此状况之下,可以利用增压泵向储压罐注水,压缩储压罐内不多的蒸汽提及从而提高其压力,达到弹射起飞舰载机的压力值,进而完成应急弹射起飞作业。
“世民”号航母作为第三舰队中的“大忙人”,只要航母战斗群在海上保持巡弋甚至单艘活动之时,该航母的四组蒸汽弹射器就都有任务,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弹射任务,有时候甚至会发生集中连续使用某一组弹射器的状况,因而在这样一种高负荷运转下,弹射器组不提前退休,天理何存。
当然,不管蒸汽弹射器是否状况良好,航空母舰一向很少采用四组弹射器同时高频率工作的方式,因为这样一来,蒸汽的损耗会非常之快,宋成豪就曾清晰的记得,“世民”号航母曾同时使用四组蒸汽弹射器,在8分钟之内一共弹射32架舰载机起飞,结果就是,航母蒸汽动力系统在这短短八分钟之内损失了三吨多的蒸汽,这几乎相当于燃起动力系统全功率工作25分钟所能产生的蒸汽量。
当时如果继续弹射,那么蒸汽系统的压力损失会达到20%,功率会损失达37%,而航母也将会从33节高航速降低到28节,且不再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至少得等待20分钟才能恢复,除非使用应急弹射起飞方式,可这种方式对于一组蒸汽弹射器而言,在其服役生涯里只能使用两次,不过好在这种状况从未发生过,否则就算应急起飞完成之后恢复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完成任务返港之后,“世民”号航母四组弹射器无论如何都得报废。
经过长期的使用,共和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海上展开训练或者是参与战事,都会很注意安排弹射起飞秩序,一般情况下都会严格的控制蒸汽弹射器的使用频率,以双区双弹射方式以两分钟一次完成10架舰载机弹射之后,将清空甲板使用另一区的双弹射器继续弹射,虽然弹射40架左右舰载机会需要约莫35分钟时间,可这样一来倒是非常节约宝贵的蒸汽弹射器使用寿命以及来之不易的航母燃气动力系统所供给的蒸汽。
不过可惜的是,“世民”号航母部署的地方是在多边形势复杂的东南亚、印度洋与波斯湾地区,大量的参与战事也导致“世民”号没有条件慢悠悠的弹射,紧急出动战斗机都是稀松平常之事,因而造成了弹射器使用很无规律,这就好比无规律的生活会给人类身体带来伤害一样,弹射器作为机器同样有使用寿命,折寿也就成了理所应当。
生产管道的车间并不大,蒸汽管道其实都是外购而来,这一个车间的存在意义更重在于检测,攸关军国大事的航母蒸汽弹射器要真是因为某一段管道出现纰漏而导致弹射器无法正常使用,那才真是误了军国大事,所用技术工人们不敢马虎,每一组弹射器所需的管道都需要进行检查。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第2157厂比较重要的一个车间——汽缸加工车间,因为蒸汽弹射器的主体其实就是一个侧开缝的汽缸,缸体呈受力结构最为恶劣的c形,长达90米的侧缝开口处的应力总和高达12万吨,平均算下来每米的应力有一千多吨,放眼当今全世界,还找不出什么金属的屈服强度能够承受如此变态的应力考验,所以汽缸肯定需要设计特殊结构来分摊应力,而就制造而言,共和国海军当前使用的汽缸和活塞都是高强度高精度不锈钢铸造件。
从柳州钢铁公司运抵车间的缸体铸件长度不到四米,入厂之后要接受三次复杂加工的热处理和应力处理,其最终加工结果就是要确保每一段缸体受热后热变形一致且加工误差小于百分之五毫米、同心误差小于千分之一毫米。
在航母上吊装到位以后,还得用光学分光检测法检测每一节的轴心,确保弹射器100米通长内轴心偏差不小于十分之一毫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被安装位置的航母龙骨也得加强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