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国无疆 > 第八十三章 哪里走?

大国无疆 第八十三章 哪里走?(3/4)

要的是能够高空高速飞行的喷气式轰炸机,航空材料、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电气与液压控制等等方面,似乎只有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可以与研制导弹相媲美。

        导弹,导弹,顾名思义就是有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无人驾驶武器,当初希特勒被说服要大力投入远程火箭研究之时,科学家们就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劝说希特勒,形容未来的导弹就像是没有飞行员的飞机一般,聪明而又不失方向的准确飞行且最终命中目标,也就好比自杀xìng的飞机一样,只不过牺牲的并不是飞行员。

        飞得更快、飞得更稳、飞得更准,1944年12月成立的德国远程火箭研究委员会,原本就已经掌握了V-2导弹的所有技术并随时可以大规模生产使用,可德国人并没有急着让不怎么成熟而且jīng确度非常不理想的V-2导弹量产,他们开始更加追求导弹的专业化分类研究,毕竟德国陆海空三军都希望未来能够装备适合本军种的导弹。

        经过初步的研究发现,德国空军不可能为自己的战斗机或轰炸机装备数十吨重的导弹,而且本身飞机的承载能力就非常有限,因而空军不适合装备远shè程导弹的结论便应运而生,而且由于当时德国空军同时还在资助喷气式战斗机上加装火控雷达的研究,他们希望未来空军所使用的导弹可以轻松的由战斗机、轰炸机等挂载,并应用于空对空、空对地等,shè程毋需太远但必须要非常jīng准,因而在1944年年底,在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亲自过问下,德国远程火箭研究委员会下属的空军导弹研究局正式成立。

        而与此同时,德国海军也经过一干专家们的分析,确认了德国海军想要给自己水面战舰和水下潜艇装备导弹的想法是正确而又极具前途的,毕竟军舰的承载能力远强于空军的飞机,所以利用速度快、毁伤能力强的导弹实施掠海打击敌方的军舰,携带了几百公斤炸yào而且猛然撞去的导弹,显然打击效果并不比德国海军战列舰主炮炮弹的效果差,甚至还要比航空母舰舰载俯冲式轰炸机投下的航空穿甲弹还要凶狠,因为这样掠海高速撞击向敌战舰的导弹,只要做到从水线部位实施攻击,凭借其末端撞击的速度和质量,非常容易撕开敌战舰的水线装甲带,而携带的大量炸yào将促使进入敌战舰内部的导弹发挥出强大的毁灭作用。

        于是乎,德国海军导弹研究局也正式挂牌成立,真正一直投入巨资支持着德国火箭研究工作的德国陆军,早在当年的弹道学委员会开始研究A型导弹之际就开始支持研究了,到1944年为止他们已经支持了好几年的时间,而最开始的A型导弹也已经演变成了较为成熟的V型导弹,导弹的shè程、飞行速度和jīng确度也越来也高,1944年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就是V-2导弹拥有三百多公里的shè程,已经让德国陆军非常满意,这可比从共和国进口的多管远程火箭炮shè程远得多了,而且威力也更大,可就是jīng度依然不如意,五千米的误差足以让人泪奔。

        人的**是最难满足的,尤其是当德国陆军获悉只要继续进行技术研究和改进,从地面发shè的重型导弹达到上万公里shè程都不成问题,在德国自己的本土就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武器当然极具yòuhuò力,而且刚好当时德国的核物理科学家们也开始大肆吹嘘原子弹的凶猛威力,德国陆军自然不愿意拒绝未来由他们掌握重要的陆基核打击力量,想一想自己手中随时掌握着可以打到数千公里外实施核打击的王牌,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就好几天没睡觉。

        目标是人定的,路也是人走的,德国陆军导弹研究局是赶在1944年圣诞节到来之前挂牌成立的,雄心勃勃的德国陆军提出了300公里至1200公里shè程、200公里至5000公里、8000公里至13000公里等三个shè程范围的导弹研究计划,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讨论之后,德国陆军最终定下了三个研究目标,即战术导弹shè300至600公里就行了,而战略导弹即中程弹道导弹shè程有个3000至5000公里足矣,至于洲际导弹有8000公里的shè程也差不多了。

        严谨认真而富有实干jīng神的德国人自然知道自己定下的研究目标要符合实际情况,像德国陆军所需要的战术导弹,1944年已经算是技术成熟的V-2导弹继续改进一番,则完全可以了,而同样,德国海军所需要的反舰导弹,从shè程上来看,V-2导弹也足够了,困难就在于如何让V-2导弹能够在军舰上装备使用,而且还能够对shè程范围之内的敌战舰展开攻击。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德国空军,他们没有要求shè程上千公里的导弹,能够让装备空空导弹的战斗机在几公里乃至十几公里的空战距离上,利用导弹对敌战机实施jīng确打击已经是他们所追求的崇高目标。

        不能不说,德国人在武器科研方面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