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明 第五百八十六章 南京风云(上)(4/7)
大学士必然要有一个“代天子督师”。明朝末期为应付紧张复杂的军事局面。往往派大学士督师,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都以大学士身份督师过。按说,南明此时派大学士督师,马士英是最为合适人选,一来驻军江北的高洁、刘良佐诸人本就是他的部署。归他节制;二来。首辅大学士不可轻出,除了史可法,也只有马士英最为合适,其他阁员都未带过兵。不晓军事。
但是,最终是史可法督师江北。虽然此时的史可法职衔仍然高于马士英,但督师于外和佐理机务于内这里的分别可就太大了!派史可法督师在外,显然就是让他远离了权力中心,排除了参与决策。史可法只得乖乖赶赴江北。走马上任。
此前,史可法曾给马士英写了一封福王“七不可立”的书信:贪、yín、酗酒、不孝、不读书、虐下、干预有司。
史可法的这封信,朱由崧看没看到没有几个人能够知道,合理的揣度是马士英并没有让朱由菘看到这信件,而是把它做了要挟史可法的把柄——但凡我马士英提出的主张,你史可法都要无条件支持,否则,就把这封大逆不道的信交付皇帝。这种揣度自有它的合理成分,但未必如此。依马士英的为人和邀功心切的心态。极有可能将这封信早交给了朱由菘,朱由菘虽然心中愤恨,但史可法毕竟是留都百官之首,为了大局,只好忍忍不发。但也不能留在眼前,打发江北“效力自赎”去吧。从史可法毫无怨言的踏上江北之路来看,后者的可能极大,并且。朱由菘极有可能和史可法做了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心”。
很显然,史可法是妥协的了。
于是这便有了目前的乱局。
丁云毅没有给任何人留任何情面。而这些还不是让人最震惊的。最让人震惊的是,丁云毅终于开始把自己的矛头对准了自己的最后一个目标:
朱由菘!
“朱由菘!”丁云毅再不给任何人颜面,直截了当的呼出了他的名字:“在你的的眼中,皇帝该干的事情就是喝酒、玩女人。可你喝的是火酒,玩的是幼女!即位之初,你便下旨一道,后宫空虚,广选民间淑女充实后宫。大小太监官员闻风而动,逐家逐户搜寻,遇到姿sè稍微出众的,便扯下一条黄纸贴在其面额之上,谓之贴黄,便是名花已然有主,不得再嫁的意思。一番搜寻之后,你对搜罗上来的美女不甚满意,下旨严厉责问诸官太监,要实心办差,不得虚与委蛇!诸官太监想到苏杭多美女的谚语,于是跑到苏杭收罗。这一番广选美女闹得苏杭南京人怨沸腾,家有女孩的人家更是鸡飞狗跳。有女孩的人家,不忍孩子堕入皇宫火坑,赶在选美官员到来之前匆匆将女孩嫁出。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便在道路上守候,见有适龄男子经过,上前寒暄几句,探知尚未婚娶,便将其抢入家中与女儿拜堂成亲。后来时间紧迫,竟有将半百老翁抢入家中拜堂的!天下还有比你更加荒唐的吗?”
“你,你,你——”朱由菘气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偏偏一众官员人人默然无语。武烈王丁云毅指责的可一点也没有错。
乱世中,女孩受苦;乱世中,姿容出众的女孩更受苦!
美女能不能搜求上来是一回事,能不能长久的消受这众多美女是另外一回事。为了使“金枪”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朱由菘虚心纳谏,除了驴鞭补药之外,又采纳了一个蟾蜍偏方,就是服用癞蛤蟆。癞蛤蟆似乎真的神通广大,于是,为皇帝搜寻癞蛤蟆的队伍又应运而生。癞蛤蟆喜yīn凉,多在夜间活动,而夜里城门是不开的,于是,为了方便寻求癞蛤蟆的人进出,掌事太监制作了成百上千只灯笼,灯笼上赫然大书四个字“奉旨捕蟾”,守门官兵但见灯笼到,便开启城门。这般大张旗鼓搜寻蟾蜍,终于弄得满城皆知,朝野痛恨之余,送朱由菘一个雅称“蛤蟆天子”!
其实,弘朱由菘是应该感到万幸——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他服用驴鞭,否则。“驴鞭天子”的名声可比“蛤蟆天子”的名声响亮的多!
看到朝堂之上一片鸦雀无声,丁云毅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到达了。
若是这些人合起力来对付,那么自己未必能够讨得了好。但此时站在这里的人,一个个都各怀心思,乐得看到自己的敌人出丑。
这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离心离德的!
在立谁为皇帝的问题上。甚至还出现过“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朱由崧继位后,南京城来了个大悲和尚。大悲和尚逢人就说他是“齐藩庶宗”。是齐王的庶出子孙,崇祯皇帝在位时曾经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如今潞王贤惠,人人敬服,应该立为皇帝。朱元璋的子孙发展到明末。藩支众多,各藩宗子孙彼此不能相识也是太正常不过。既然此人自称齐王宗系,又大放厥词,自然需要甄别,于是派遣官员查问。一问之下,这个大悲和尚所答驴唇不对马嘴,张口闭口只说“潞王贤明,应为天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但是,最终是史可法督师江北。虽然此时的史可法职衔仍然高于马士英,但督师于外和佐理机务于内这里的分别可就太大了!派史可法督师在外,显然就是让他远离了权力中心,排除了参与决策。史可法只得乖乖赶赴江北。走马上任。
此前,史可法曾给马士英写了一封福王“七不可立”的书信:贪、yín、酗酒、不孝、不读书、虐下、干预有司。
史可法的这封信,朱由崧看没看到没有几个人能够知道,合理的揣度是马士英并没有让朱由菘看到这信件,而是把它做了要挟史可法的把柄——但凡我马士英提出的主张,你史可法都要无条件支持,否则,就把这封大逆不道的信交付皇帝。这种揣度自有它的合理成分,但未必如此。依马士英的为人和邀功心切的心态。极有可能将这封信早交给了朱由菘,朱由菘虽然心中愤恨,但史可法毕竟是留都百官之首,为了大局,只好忍忍不发。但也不能留在眼前,打发江北“效力自赎”去吧。从史可法毫无怨言的踏上江北之路来看,后者的可能极大,并且。朱由菘极有可能和史可法做了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心”。
很显然,史可法是妥协的了。
于是这便有了目前的乱局。
丁云毅没有给任何人留任何情面。而这些还不是让人最震惊的。最让人震惊的是,丁云毅终于开始把自己的矛头对准了自己的最后一个目标:
朱由菘!
“朱由菘!”丁云毅再不给任何人颜面,直截了当的呼出了他的名字:“在你的的眼中,皇帝该干的事情就是喝酒、玩女人。可你喝的是火酒,玩的是幼女!即位之初,你便下旨一道,后宫空虚,广选民间淑女充实后宫。大小太监官员闻风而动,逐家逐户搜寻,遇到姿sè稍微出众的,便扯下一条黄纸贴在其面额之上,谓之贴黄,便是名花已然有主,不得再嫁的意思。一番搜寻之后,你对搜罗上来的美女不甚满意,下旨严厉责问诸官太监,要实心办差,不得虚与委蛇!诸官太监想到苏杭多美女的谚语,于是跑到苏杭收罗。这一番广选美女闹得苏杭南京人怨沸腾,家有女孩的人家更是鸡飞狗跳。有女孩的人家,不忍孩子堕入皇宫火坑,赶在选美官员到来之前匆匆将女孩嫁出。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便在道路上守候,见有适龄男子经过,上前寒暄几句,探知尚未婚娶,便将其抢入家中与女儿拜堂成亲。后来时间紧迫,竟有将半百老翁抢入家中拜堂的!天下还有比你更加荒唐的吗?”
“你,你,你——”朱由菘气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偏偏一众官员人人默然无语。武烈王丁云毅指责的可一点也没有错。
乱世中,女孩受苦;乱世中,姿容出众的女孩更受苦!
美女能不能搜求上来是一回事,能不能长久的消受这众多美女是另外一回事。为了使“金枪”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朱由菘虚心纳谏,除了驴鞭补药之外,又采纳了一个蟾蜍偏方,就是服用癞蛤蟆。癞蛤蟆似乎真的神通广大,于是,为皇帝搜寻癞蛤蟆的队伍又应运而生。癞蛤蟆喜yīn凉,多在夜间活动,而夜里城门是不开的,于是,为了方便寻求癞蛤蟆的人进出,掌事太监制作了成百上千只灯笼,灯笼上赫然大书四个字“奉旨捕蟾”,守门官兵但见灯笼到,便开启城门。这般大张旗鼓搜寻蟾蜍,终于弄得满城皆知,朝野痛恨之余,送朱由菘一个雅称“蛤蟆天子”!
其实,弘朱由菘是应该感到万幸——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他服用驴鞭,否则。“驴鞭天子”的名声可比“蛤蟆天子”的名声响亮的多!
看到朝堂之上一片鸦雀无声,丁云毅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到达了。
若是这些人合起力来对付,那么自己未必能够讨得了好。但此时站在这里的人,一个个都各怀心思,乐得看到自己的敌人出丑。
这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离心离德的!
在立谁为皇帝的问题上。甚至还出现过“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朱由崧继位后,南京城来了个大悲和尚。大悲和尚逢人就说他是“齐藩庶宗”。是齐王的庶出子孙,崇祯皇帝在位时曾经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如今潞王贤惠,人人敬服,应该立为皇帝。朱元璋的子孙发展到明末。藩支众多,各藩宗子孙彼此不能相识也是太正常不过。既然此人自称齐王宗系,又大放厥词,自然需要甄别,于是派遣官员查问。一问之下,这个大悲和尚所答驴唇不对马嘴,张口闭口只说“潞王贤明,应为天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