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战舰之蓝 > 第三十六章 试验舰的变化

战舰之蓝 第三十六章 试验舰的变化(3/3)

样的神经链接,整个过程就是:cāo作人员把箭矢安放到弩槽中,按动两条拉伸触须的拉伸开关,两条拉伸触须受激拉伸弩弦,把弩弦拉伸到位,cāo作人员转动弩架瞄准目标,接到命令后,按动击发触须的开关,击发触须受激紧缩击发装置,箭矢被shè出去。

    主副各弩底座是活动式,可水平转动270度。三架巨弩,由于体积较大移动不便,在底座下同样生长有移动底座的肌肉组织,cāo作人员按动开关,就可以在肌肉的控制下移动巨弩转向。最大的改变,是三架巨弩底座下与其它副弩一样装了滑轨,下潜时,同样可以收回舱内,动力亦由原舰肌肉触须来完成。

    这样,一台副弩,只要一名shè手和一名辅助的副手就能cāo控,一台巨弩也只要一名转向cāo控人员,一名shè手,一名填装人员,一名指挥人员,四个人就能完成,大大减少了武器cāo作的人员和步骤。

    人员减少后,怕传令不畅,在用传统的人员传送命令方式之外,设计师又在指挥室和武器舱之间连接了能量灯线路,开关安装在指挥室,指挥人员在指挥室按动开关,武器舱的能量灯点亮,武器cāo作人员根据灯光的相应内容,进行相应的cāo作。

    这样一来,整艘战舰,武器cāo作人员四十二名,传令人员十名,指挥室人员十名,瞭望手四名,声纳兵八人,防御人员四十名,再加上其他生活供应人员和备份人员,总共一百三十人。与实验一号相比,减员二十人。

    登上舰,看了一番船员的演示,张齐满意道:“确实不错,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有些甚至超出了,有缺陷么?”

    端宫普道:“主要是防御不足,外部装甲太薄了,一般的弩在三百米就能shè穿我们的船!”

    张齐看向其他设造师,装甲要想在同等厚度防御力更强,重量更轻,就只有靠他们研究出更好的融合配方,不同的融合方式,融合的生物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一名设造师皱眉道:“我们知道的融合方式都用在上面了,并没有藏私,眼下确实是极限,到双指岛问问吧,他们应该会有好点的配方……还有,这艘是我们第一次融合,不太熟练,光现在观察到的,就有十几处地方可改进,能减轻十多吨重量!”

    “还有就是主弩的shè程问题!”旁边一名设造师补充道。

    主弩shè程问题张齐知道,为了下潜时可收进船内,大幅度减少巨弩体积,把箭矢的长度也改短了,结果造成箭矢太短,超过六百米后就打飘,到了九百米一千米,威力有,至于能不能shè中,就是人品问题了。

    “加重箭矢的重量呢?”张齐想了想道。

    这名设造师道:“可是可以,但这样一来,shè程就近了……”

    端宫普插道:“其实shè程要七百米就差不多了,我们的巨弩,就算在一千米上能准确shè中敌舰,也破不开它的防御!”当初计算的shè程是针对人员来讲的,对于原舰,有效shè程只有七八百米,所以,只要保证箭矢在七百米能命中敌舰就行,再远无用。

    端宫普作为舰长,参与过实战,他的话当然不会无的放矢,张齐点点头:“那就照你说的改吧!”

    “另外,还有一个缺点想来大家都知道,航程太短,所以,接下来你们再设计一艘补给舰……”

    “我们没钱了!!”倾温一听又要造船,像踩着尾巴一样跳出来。

    “知道知道!!”张齐道:“老温啊,人要向前看吗,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战舰,你还想坐其它的船么,把岛上的其余船只都卖了吧,我们两百多人,留着也没用!!”岛上除了家乡号,还有十六艘原船,大的有万吨,小的只能在岛周边巡巡逻。

    倾温听罢,考虑一番,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他也知道隐岛是要放弃的,把家当卖了也没什么不妥。

    张齐接着向其他人道:“补给舰的框架维持实验二号构造不变,速度等各项指标也要与实验二号相当,排水量上,以能装载我的家乡号为准,武器方面,可以取消主弩,副弩的配置视情况而定!”

    装载家乡号?在场的设造师一阵头痛,家乡号不下五百吨,装了之后还要装载实验二号的补给物资,又要保持与实验二号相同的航速,这个………有点难办咧!!

    当晚,倾温就乘船出去联系买家。隐岛毕竟是岁诞的老巢,留下的原船都舰龄较轻,融合的生物极其昂贵,融合后的船也非常完美实用,应该会卖上好价钱。

    几天后,经过设造师们的初步估算,补给舰排水量必须不低于两万吨,因为家乡号作为一艘原舰,就离不开水,在装载家乡号的同时,还要装上六七百吨的水,并不停更换水源,以便于家乡号呼吸。

    张齐估量后,批准了建造。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