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天下 第一章 裂土封辽(1)(2/3)
仔细地再看了看小碗上的纹路和发色特征,没错就是青花。
唐梓马上知道自己处在明朝。很简单,青花瓷最早出于元朝,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最多只有元、明、清三个朝代有青花瓷器。这其中只有明朝一代是汉人统治的,答案很简单——现在毫无疑问是明朝。
有这玩意就好办了,再过30秒唐梓就能判断出自己处在的朝代。他挪到小凳边,有意无意地拿起小碗,明朝每个朝代几乎都有烧制馆窑瓷器的习惯,而且一般来说这样的小碗都会用当朝烧制的瓷器,决定命运的时刻来了。
如果是洪武建文朝,就要面对靖难之变,自己这个王爷就得考虑别站错队,否则分分钟脑袋就搬家,或者被某个皇帝惦记:XXX怎么还活着呢?
洪熙、宣德年比较短,十几年功夫就进入正统,正统就是在土木堡被抓走的皇帝,加上景泰年的动乱,堪称明中期的乱世,这几十年不好过。
之后是一段长长的平安年景,一直到万历朝,如果是这一段时间,那就好了,当个太平王爷,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美女!珍玩!还有那些让自己爱得发疯的明官窑!
老天保佑,千万别是崇祯年,别看那么多YY的主汹涌跑到明末去闹革命,可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光是被砍头的王爷就大小几十个,自己一不会炼钢,二不会研究什么葯品,三不会搞玻璃,想拉一票人马当当皇帝,那是一定没戏的。
好了,别胡思乱想了,答案就要揭开了。唐梓的手几乎有点哆嗦着翻过背面,小碗底上有着四个篆书小字,唐梓仔细地辨认,上书——“洪武年制。”
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终于看到真正的明朝官窑青花啦,像这样一个官窑整器跑到21世纪,随便任何一个拍卖会都至少20万以上,而且这还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官窑!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的洪武官窑,原来是有年款的!证据确凿!唐梓拿起小碗前后左右仔细端详着。
突然,唐梓一阵自嘲,这又有什么用呢,又不能把这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回2006年,不然自己还不成为古董界的大师了吗?
唐梓又从激动中恢复了平静,原来我回到了明洪武年间。不过境况还不算坏,至少我还是个王爷,没有成为一个草民。但我是什么王爷呢?
“这小碗是什么时候进宫的?”唐梓冷静地问道,不要太过冒失,需要一步一步地了解“身世。”但一张嘴,唐梓又发现了一件事,自己说话的声音,语调怎么都变了,根本不是原来的嗓音。天啊,看来自己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回王爷,这碗是去年秋天进宫的。”一个太监回道。靠,去年是哪年啊?
“为什么不用洪武十年的?”唐梓随便说了一个较早的年份,这样应该不会搞出乌龙来,继续试探吧。
“这都什么年头了,哪里还用那时的东西?”太监道。
嗯,又有门了,看来是朱元璋晚近的年代,唐梓斜眼看了看正蹲着给自己整理靴子的太监,年纪仿佛比这王爷还小。有意思,这小太监说话还挺随便的,成何体统…
唐梓故意生气,将小太监一脚踢倒:“你说,现在是什么年头,有你这么跟爷说话的吗?没规矩的东西。”
那个太监吓得魂飞天外,连忙跪倒磕头:“王爷恕罪,饶了小的吧。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唐梓的心又放了一格,终于知道自己处在的年代了。唐梓的脑袋继续飞速运转,洪武年间有哪个王爷是在二十五年被封的!有谁?有谁?反正不是秦、晋、燕、周、代…难道是鲁、辽、靖江?
唐梓故作生气道:“出去,学学规矩再来伺候。”
刚才进来那中年太监道:“王爷息怒,陈文潜从小就跟着王爷,平时说话也随便,但的确越来越不像话,小的定当重重惩罚他。”哦,原来那说话随便的太监叫陈文潜,看来是从小就陪伴王子的。明朝太监可是有了名的坏,但现在他却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先不要得罪了他,不然他起了歹心将自己杀了怎么办。
想到着唐梓放松了声音道:“算了,责罚就算了。晚上过来让我亲自教训。”
说话间,衣服已经穿好了,手里被塞进一个玉圭。走吧,看来自己该上任了,至于“王爷”是谁,也不着急知道,反正总会知道的,或者等一会就知道了。正琢磨着,门外一个声音响起:“辽王起驾。”
听到这一嗓子,唐梓终于搞清楚了自己的境况,因为一些难以解释的原因,自己成了朱元璋第十五个儿子——朱植,今天是自己被封为辽王的册封大典。
又是被抬,又是走路,自己在皇宫里晕头转向地走着,天还没有大亮,暗淡的天际是深蓝色的,一颗孤独的星星挂在天际,那是启明星吗?不一会到了一个宫门外。几个太监将自己扶下来,进入一个房子,那位不知道姓名的中年太监解释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唐梓马上知道自己处在明朝。很简单,青花瓷最早出于元朝,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最多只有元、明、清三个朝代有青花瓷器。这其中只有明朝一代是汉人统治的,答案很简单——现在毫无疑问是明朝。
有这玩意就好办了,再过30秒唐梓就能判断出自己处在的朝代。他挪到小凳边,有意无意地拿起小碗,明朝每个朝代几乎都有烧制馆窑瓷器的习惯,而且一般来说这样的小碗都会用当朝烧制的瓷器,决定命运的时刻来了。
如果是洪武建文朝,就要面对靖难之变,自己这个王爷就得考虑别站错队,否则分分钟脑袋就搬家,或者被某个皇帝惦记:XXX怎么还活着呢?
洪熙、宣德年比较短,十几年功夫就进入正统,正统就是在土木堡被抓走的皇帝,加上景泰年的动乱,堪称明中期的乱世,这几十年不好过。
之后是一段长长的平安年景,一直到万历朝,如果是这一段时间,那就好了,当个太平王爷,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美女!珍玩!还有那些让自己爱得发疯的明官窑!
老天保佑,千万别是崇祯年,别看那么多YY的主汹涌跑到明末去闹革命,可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光是被砍头的王爷就大小几十个,自己一不会炼钢,二不会研究什么葯品,三不会搞玻璃,想拉一票人马当当皇帝,那是一定没戏的。
好了,别胡思乱想了,答案就要揭开了。唐梓的手几乎有点哆嗦着翻过背面,小碗底上有着四个篆书小字,唐梓仔细地辨认,上书——“洪武年制。”
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终于看到真正的明朝官窑青花啦,像这样一个官窑整器跑到21世纪,随便任何一个拍卖会都至少20万以上,而且这还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官窑!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的洪武官窑,原来是有年款的!证据确凿!唐梓拿起小碗前后左右仔细端详着。
突然,唐梓一阵自嘲,这又有什么用呢,又不能把这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回2006年,不然自己还不成为古董界的大师了吗?
唐梓又从激动中恢复了平静,原来我回到了明洪武年间。不过境况还不算坏,至少我还是个王爷,没有成为一个草民。但我是什么王爷呢?
“这小碗是什么时候进宫的?”唐梓冷静地问道,不要太过冒失,需要一步一步地了解“身世。”但一张嘴,唐梓又发现了一件事,自己说话的声音,语调怎么都变了,根本不是原来的嗓音。天啊,看来自己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回王爷,这碗是去年秋天进宫的。”一个太监回道。靠,去年是哪年啊?
“为什么不用洪武十年的?”唐梓随便说了一个较早的年份,这样应该不会搞出乌龙来,继续试探吧。
“这都什么年头了,哪里还用那时的东西?”太监道。
嗯,又有门了,看来是朱元璋晚近的年代,唐梓斜眼看了看正蹲着给自己整理靴子的太监,年纪仿佛比这王爷还小。有意思,这小太监说话还挺随便的,成何体统…
唐梓故意生气,将小太监一脚踢倒:“你说,现在是什么年头,有你这么跟爷说话的吗?没规矩的东西。”
那个太监吓得魂飞天外,连忙跪倒磕头:“王爷恕罪,饶了小的吧。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唐梓的心又放了一格,终于知道自己处在的年代了。唐梓的脑袋继续飞速运转,洪武年间有哪个王爷是在二十五年被封的!有谁?有谁?反正不是秦、晋、燕、周、代…难道是鲁、辽、靖江?
唐梓故作生气道:“出去,学学规矩再来伺候。”
刚才进来那中年太监道:“王爷息怒,陈文潜从小就跟着王爷,平时说话也随便,但的确越来越不像话,小的定当重重惩罚他。”哦,原来那说话随便的太监叫陈文潜,看来是从小就陪伴王子的。明朝太监可是有了名的坏,但现在他却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先不要得罪了他,不然他起了歹心将自己杀了怎么办。
想到着唐梓放松了声音道:“算了,责罚就算了。晚上过来让我亲自教训。”
说话间,衣服已经穿好了,手里被塞进一个玉圭。走吧,看来自己该上任了,至于“王爷”是谁,也不着急知道,反正总会知道的,或者等一会就知道了。正琢磨着,门外一个声音响起:“辽王起驾。”
听到这一嗓子,唐梓终于搞清楚了自己的境况,因为一些难以解释的原因,自己成了朱元璋第十五个儿子——朱植,今天是自己被封为辽王的册封大典。
又是被抬,又是走路,自己在皇宫里晕头转向地走着,天还没有大亮,暗淡的天际是深蓝色的,一颗孤独的星星挂在天际,那是启明星吗?不一会到了一个宫门外。几个太监将自己扶下来,进入一个房子,那位不知道姓名的中年太监解释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