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宋行 > 第一百零五章 善后

宋行 第一百零五章 善后(3/4)

送他们出境。

    枢秘院、兵部发文,命龙卫军归属于种师中大军帐下,于三月五日在相州同种师中大军汇合。

    到这个时候,北宋的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最后以北宋签下屈辱的条约和金人获得大量财物而告终。

    金兵在开封城下打了将近两个月。人困马乏,现在再下打下这座坚城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一开春,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一想到中原可怕地热天,女真人都感到一阵害怕。女真人世代居住在北方,中原的气候让他们很不习惯,最麻烦的时。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又带了这么多人马,一旦军中瘟疫流行,等到他们的将是一条万劫不复的死路。

    在姚平仲劫营的那天晚上,封丘门夜战失利之后,宗望感觉北宋还是一个比金更强大的国家。要想短时间解决问题已经没有可能。现在,不但从北宋皇帝那里敲诈到大量财物,又得了三镇割让之诏,所获得地利益已经足够。所以。宗望也不等北宋把犒军银两交足就匆匆退兵了。同行的还有人质肃王赵枢和他地女婿。

    本来,宗望的意思是让越王赵做人质的。可皇帝赵桓考虑到越王赵是自己的叔叔,让叔叔去做人质于礼法不合。就改派了肃王赵枢。

    至于派谁去做人质,对宋金两国,对朝廷大员和普通百姓也没有任何关系。

    但康王地归来却是一个很重大的历史事件,未来的南宋皇帝这次去金营表现很好,为国人争得了面子。回开封之后,国人皆喜,争相上街观看。而皇帝也异常欣慰,赏给他大量财物。至此,康王赵构总算有了些微人望。将来。等到北宋皇室被金人一网打尽之后,他得继大统也算是顺理成章了。

    宗望刚一退兵,李纲就跑去见皇帝,建议派大军沿途监视。他说:“过去我朝与辽的澶渊之役,大辽虽与我盟约而退,但我犹遣重兵护送其出境,是因恐其无所忌惮、肆行掳掠也。金人退兵今已三日,听说打算系浮桥渡河,一日而毕。我何不仿效澶渊之例。遣大兵护送之?”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沿途监视敌军,以防止他们沿途抢掠;二,敌人长途退兵,沿途补给不足。一旦势衰,可一举击溃之。

    李纲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能好好计划,未免没有在半路消灭金人的可能。

    在他地再三请求下,皇帝也觉得可行。就派遣姚古、种师中、折彦质、范琼等将领。带领十万大军,数道并进。紧紧咬住金军跟进。

    现在开封解围,皇帝的精神也好了起来。见李纲用很肯定的语气说,如果可能定歼金人于河北。他突然一阵激动,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提议,答应让军中诸将有临机决断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有好地战机,不用请示,直接打就是了。

    种师中的队伍行军速度最快,很快,相州就接到李纲的命令,让汪伯彦准备大军所需粮秣。并决定让杨华带着新募之兵加入种师中地战斗序列。

    “看来,是该提前对孔彦舟发动最后一击了。龙卫军也该尽快成军,未来河北还有一场大战在等着我们呢!”杨华看着太行山上的雪峰,心中有些急噪起来。

    野战中,杨华是彻底取得了胜利。大胜之后,杨华也曾经派人去抄他地老巢,可除了烧掉了一大片窝棚外,获得地战利品寥寥可数。至于敌人,更是毛得没少一根。

    太行山横亘千里,山高林密,要想在茫茫林海中把这五百人找出来,无疑是大海捞针。

    现在的形势是,杨华在明,孔彦舟在暗。杨华找不到敌人,而敌人则可以在他们计划好地时间和地点偷袭林虑守军。

    这下,杨华麻烦了。如果现在撤退,先前取得的胜利就变得毫无意义。可军令如山,到时候不去种师中那里报到,等待自己的将是无情的军法。

    不管怎么说,首先还是将这一千五百新兵训练好才谈得上其他。这才是杨华地根本所在。

    时间是如此紧迫,他需要在短期内让新兵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还需要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太行山匪患,无论如何看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按照当时的军制来分,一只完整的成建制地军团一般都分为: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十二个统制军。

    其中。游奕是巡回的意思,主要骑兵组成,在战场上负责侧翼骚扰和追击。杨华手头没战马,组建一支这样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可能。踏白是武装侦察的意思,也就是军中地斥候。杨华手中的仅有地几匹战马都交给了李鹞子,又从中挑选出几个精通马术的人。算是搭了个架子。

    至于水军,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他番号也不过是个名字,没实际意义。

    而龙卫军现在才一千五百人,要弄这么大一个架构毫无意义。实际上,如果这十二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