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四十七章 新年(下)

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四十七章 新年(下)(2/3)

处有个人对书房里面探头探脑,却是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

    看到她,赵瑜的表情一下就柔和了下来。能让东海王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好的,也只有他这个才三岁的宝贝女儿:“雯雯,别再外面躲了,进来!”

    小丫头扶着门框,摇着头,细声细气的说道:“娘娘说了,爹爹书房不能随便进了。”

    的确,现在已不比以前。赵瑜的书房是整个东海国的中心,为避后宫干政的嫌疑。赵瑜地一后一妃,已经不能随便踏进来了。不过就算是陈正汇,也不可能找一个三岁小丫头的毛病。

    赵瑜笑着,走过去把女儿一把抱起,先亲了一下,刚理起的菱角胡子扎得小丫头格格而笑,才问道:“雯雯找爹爹有什么事?”

    “三叔、文叔还有武叔叔都来了,正等爹爹呢!”

    “哦,是吗?”赵瑜出门一看。就见着赵琦、赵文、赵武等在书房外的廊道上。

    赵瑜抱着女儿走过去,怪道:“怎么来了也不让人通报一下。就在外面干站着?”

    赵武笑道:“不是让大姐儿去了吗?”

    赵瑜看看女儿,三人不进书房当是没有公事,而除夕会让三人一起出动的私事就只有一件,“祭祖的事都好了?”

    赵琦点点头:“叔伯兄弟都已到齐。就等王兄了。”

    赵瑜摇摇头:“还是照原来的喊,王兄这两个字可听不惯。”

    赵家的祠堂就安在堡内东侧。天子七庙,三昭三穆,而诸侯就只有五庙,两昭两穆。不过东海的太庙还没有建起,今年就只能在旧日地祠堂里祭拜。

    赵瑜抱着女儿到时,祠堂的院外已经高高低低、老老少少地聚起了十来个人,这就是赵瑜仅剩的一点亲族。赵瑜的高祖百多年前迁至舟山,在舟山传承五代。开枝散叶——像赵文赵武,他们两人的曾祖父就跟赵瑜地曾祖是亲兄弟——留下来不少子孙。

    不过当年赵橹称王。几乎所有的赵家亲族都跟着进了昌国县城,而郑家偷袭,赵橹丢了脑袋,那些东海宗室也没一个活得下来。也因此,赵瑜的亲族就只剩下这么几家——且都是远亲,再过一代便就要出了五服——而他的这些亲戚,除了赵文、赵武外,就只有现在继陆贾之后,统率野战一营的赵大才才勉强算个人才。

    见赵瑜过来,这些人一起跪下叩拜。

    “平身!”赵瑜手抬了一抬。与刚刚被封做知宗正司、同知宗正司的两个叔伯辈的老家伙搭了几句话。便命赵琦招呼着众人。自己先抱着女儿,进了偏房更衣。

    偏房中。蔡婧和陈绣娘早等了许久,正抱着儿子,絮絮的说着话。看见赵瑜入房,忙迎了上来,服侍赵瑜更换礼服。看着一左一右两位如花美眷,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儿,一个虎头虎脑地儿子,赵瑜一时间只觉得心满意足。

    在两位宗正的引导下——现在没有太庙,宗正寺注2也是个空衙门,祭祖地礼仪也只能靠着两个渔民出身的远房——东海的宗室们按照旧年的礼仪祭拜。

    祠堂的灵桌上,摆着四个灵牌,都是赵瑜得到追封的几个先祖。但唯有正中一高一低两个牌位,却是反着摆的。自从赵瑜当家后,赵家祠堂的灵桌上就多了这么两个牌位,除了寥寥数人,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谁的神主。

    祭祀之后,又聚着用罢了年夜饭,其他人各自退去,赵瑜却把赵琦、赵文、赵武三人唤到后间说话。

    “老三……”入房后,沉默了一阵,赵瑜开口说道:“等过了年,你就要去汴京。那里虽算不上龙潭虎**,但不是什么善地,你万事可要小心啊!”

    “王兄放心,臣弟定会小心谨慎!”赵琦恭敬的说道。

    赵琦地位现在很尴尬,赵瑜封王,又有亲子,他原本就是名义上地东海二当家地地位现在也保不住了。不论是陈正汇,还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赵文,都不赞成给他实质性地官职。而他几个月前,被从琉球召回,就一直在基隆闲待着。但半月前,赵瑜却把他找来,命他年后带使团入贡,同时向宋廷请求进入国子监学习。

    赵瑜的用意,赵琦很明白。这是遣子入质,以释朝廷之疑;同时也是削减他在东海的影响力。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愤怒,这东海的基业是谁打下来的,赵琦清楚得很,他根本没有反对和生气的权力。不过他对赵瑜的称呼再也不见亲近,算是变相的抗议,也是他唯一表示不满的方法。

    赵琦的心思,赵瑜也心知肚明。但王家无私情,赵琦的能力也不足以让他另眼相对,派出去作人质,也算是为东海立下功劳,总比在岛上当猪养着好。暗叹了口气,他叮嘱道:“到了东京,不要结交朝臣——他们也不敢搭理你这个外藩王弟——但下面的寒家士子,你可以多打些交道。不要怕花钱,把东海的名声竖起来,比多少钱都贵重。但要小心,不要随便开罪于人,凡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