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秦帝子婴 > 134.第134章 李信归心

秦帝子婴 134.第134章 李信归心(2/2)

部属相当,然两军相持之时,楚军并不能前推寸土。

    如是,若无大变李信纵然不能取胜,亦不会有如此大败。所以损兵折将者,皆因昌平君之故也。

    昌平君之反,观之定然非仓促之举,谋划久矣。昌平君手握边境重军,反叛之前定然已经与楚国暗中联系,东南边境承平日久,我大秦于此其外并无重兵相守,函谷险关亦是兵备疏懒。

    若是在我秦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昌平君率军反叛并勾结楚国军队西进,则我大秦东南一线危矣,丢失的绝对不仅是这些,就连函谷关恐怕都很难保住。

    一旦函谷关失守,再想夺回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事了。

    正是因为李信将军在关外拼死血战,击溃楚军锋芒,这才保住了函谷关,而且虽然我军伤亡惨重,然而此役楚军亦是尸横遍野,一战之下再无力西进。

    故而吾言之,李信有过亦有功。而且李信已与项燕交手数次,对其颇为了解,有其共往,当大有裨益。”

    子婴说完,立时朝堂上寂寥一片,先前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李信丧地失土这一件事上。经子婴一提才明白过来,若不是李信死死守住了函谷关,恐怕所有的人这会都没心情在这里朝会。

    函谷关那可是关中的门户,进了函谷关到咸阳一路上根本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李信此时虽然依然跪在地上,然而眼眶中的泪花已经忍不住的顺着脸庞流到了地上。

    虽然自己在伐楚一事上,过于冒进,然而亦曾为了保住秦国的大门,在沙场上数历险境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秦军最大的伤亡也是在这一次的决战之时。

    然而作为葬送了秦军十余万大军的败军之将,自从他回到咸阳,哪怕自己之前的至交好友,所有人都在追究他的过错,没有一个人为他说一句话。

    能够顶着整个朝堂的滔天大浪,为自己争一句公道的,仅有长安君子婴一人耳。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