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抗日之商人传说 > 第七十八章 行云流水

抗日之商人传说 第七十八章 行云流水(2/2)

在自己手里就行了,如果遇到有挑刺的就杀了就是,因为这毕竟不是一般的东西。

    想到这,李云烟又拿出纸和笔来开始别回想边写了起来。

    只见笔在纸上不断的滑动,而一个一个的字则是渐渐浮现在纸上,而在其中却是还夹杂一些化学公式。

    终于写好了,李云烟长出了一口气之后,开始拿着手中自己写的纸看了起来。

    只见:

    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80%~90%,为质量分数,以下同)、粘土(10%~15%)和铁矿粉(1%~2%)。为了控制凝结速率),还要在熟料中加入3%以下的石膏。

    (1)水泥生料煅烧成熟料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混合生料进入回转窑的上端,受热到100℃时,主要是水分蒸发,这一段叫干燥带。干燥的生料继续在窑中前进,在与更热的气体相遇时,被加热到600℃左右,这时发生有机物燃烧和高岭土拖水。此时,由于粘土可塑性减低,块料粉碎成粉料,这一带叫做“预热带”。

    温度升高到900℃,石灰石发生分解,生成的CaO和粘土组成里的二氧化硅、氧化铝开始发生固态反应,这一段叫“分解带”。当温度升高到1100℃以上,CaO和酸性氧化物的反应大为加快,反应主要是:

    3CaO+Al2O3—→3CaO※:#8226:Al2O3(铝酸三钙)(1200℃时)

    这一段叫做“煅烧带”或称“放热反应带”。

    温度到达1400℃左右,窑内物料开始烧结,部分开始熔融。这时硅酸二钙仍保持为固态,它熔于熔融液里,与游离的CaO继续反应生成硅酸三钙(3CaO※:#8226:SiO2)。硅酸三钙以微小的结晶析出,即成熟料。这一段称为“烧结带”。

    经过烧结带后,熟料开始冷却而出窑,这一段叫做“冷却带”。

    (2)熟料中加入石膏,为什么可以延缓水泥硬化速率?

    首先来分析一下水泥的硬化过程:

    水泥配上适当分量的水后,调和成浆,经过相当时间,凝固成块,最后成为坚硬如石的物体,这一过程叫做水泥的硬化。硬化时发生下列反应

    第一个反应生成的Ca(OH)2由于开始时量少而溶解,随着量的增多,变成饱和溶液而后析出胶体Ca(OH)2,引起水合硅酸钙和水合铝酸钙凝成凝胶状胶体,这时水泥具有可塑性。胶状物经过一段时间,渐渐变结实,水泥就失去可塑性而凝结了。由于以上反应随着时间增加从水泥表面向内部慢慢进行,使凝胶更多且更结实。同时在形成胶体时,氢氧化钙凝胶和水合铝酸钙开始结晶,随着时间的增加,结晶的量增多,形成的晶体和无定形水合硅酸钙相结合,使之机械强度不断增大而硬化。

    在水泥组成中,和水作用的速率最大的是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因此它们的含量对水泥的凝结硬化速率起着主要作用。当加入石膏时,硫酸钙和铝酸三钙作用,而生成难溶的铝硫酸钙。由于这种化合物的生成,减小了铝酸三钙的作用,使胶凝速率变慢,因而延迟水泥的凝结时间和硬化速率。

    ……..

    看到这,李云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将这图纸随身贴着放好之后。

    李云烟到里面的屋子拿了一些米和玉米出去。

    将这些都放在黄云面前之后,黄云则是缓缓的吃了起来。

    而李云烟

    并没有走开,而是就在一边看着黄云在那吃着。

    只是李云烟的思绪却是渐渐的飞远…….!~!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