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虎狼 > 第七节 道义

虎狼 第七节 道义(2/4)

不需要勇气,懦夫也能站在笼子边嘲笑老虎;而冰天雪地里的花朵既罕见,又每时每刻都可能被摧毁。除了这封给第六军的信,齐国公给贺飞虎的私信里也很隐晦含蓄第责备了他保存实力的念头,齐国公再次提醒贺飞虎要效忠国家,不要忘记他祖上的世代忠良——而卿院的命令同样是不允许放弃南京。

    “齐国公还说:他不在乎第六军是否能够幸存,只要我们是力尽被俘他都会认为我们尽到了职责。”唐德生补充道。

    “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主张退兵的参谋们认为齐国公的话没有帮助,而且没有下达明确命令很可能是就是不想有损名声,虽然他们不敢明说但就是这个意思:“能顶住军令撤退,也是大智大勇。”

    “许将军一向都是如此的,他的书里还写到应该鼓励下级违抗不正确的命令,”陈伟虽然赞同黄石对勇气的看法,不过他也认为守住南京困难重重:“许将军说,如果明知上峰的命令是错误的,确实发自内心地深信牺牲一定毫无意义的话,那就一定要抗命,不然就是失职。”

    “你发自内心地深信我们坚持抵抗一定是毫无意义的吗?”贺飞虎反驳道:“我们可以争取时间,让齐公组织起更多的部队。”

    “末将不深信,所以末将才觉得需要讨论。”陈伟觉得问题是:第六军覆灭在南京到底能为南明争取多少时间,是不是会比撤退回福建更好?

    “南京不能丢,在北伐军大败的今天,一旦丢掉南京,整个江南都会对我们丧失信心,仙霞关以东不是国家所有。”唐德生坚决反对撤退:“放弃南京更糟,我们要是打都不打掉头就跑,那么下次北伐这帮墙头草都说不定会誓死抵抗了。”

    “如果不是担忧后面那帮人起来响应许将军,我们并非没有坚守的能力,但我坚决反对出城野战。”陈伟也承认第六军依旧很有实力,三万五千大军装备精良,而许平在这一战也并非完全没有损失,但打野战是不可取的。

    “当然不会打野战,就是打得过也不打。许将军利速战,我们利持久。”唐德生叹了口气:“少帅就根本不该打这仗,一夫拼命,万夫莫敌。许将军几万人抱成团冲上来拼命,本来就很难抵挡,再说少帅那里军心本来就不是很稳。”

    唐德生指的是明军将领试图恢复以前的威信,用了一些严厉的手段治军,可士兵们不太买账,齐公推行的制度又损害了将领们用严厉军法对待士兵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问题在北伐军强势的时候还不太严重。士兵虽不敢言可敢怒,安庆一战面对集团冲锋上来拼命的顺军,明军的士气很快就顶不住了。

    “但!”唐德生语气立刻又昂扬起来:“为了顶住少帅的优势兵力,许将军部署在侧翼的部队损失不小……”从战报上看,许平在右翼部署的前卫营对数倍的明军猛攻,伤亡惨重仍死战不退,战报上提到一度这个营甚至被明军从顺军战线上撕裂下来包围起来,唐德生估计战斗惨烈到这个地步,这个营估计伤亡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只是人人明知没有退路所以横下一条心死扛:“近卫营和装甲营也伤亡不小。”被许平用来主攻的装甲营和近卫营也是人人奋勇,明军战报说近卫营甚至一枪都没放,快速炮击两轮后直接扑上来用白刃突击,被打死、打伤了上千人后还是冲进了明军阵地,和装甲营一起冲垮了明军战线,端掉了黄乃明的指挥部。

    “许将军此战伤亡怎么也得有四千人以上,不会比我们第六军的军力强太多,”唐德生指出许平虽然补充了一批二线野战部队进他的直辖,现在麾下已经有四万多兵力,但是这些军队在江北连续作战、抓俘虏很疲劳,安庆和庐州的顺军还要防备江西也不能尽数带走,而且唐德生很怀疑顺军大胜之后是不是还有在安庆时那种毅然决然的战斗意志:“许将军又特别不善于攻城。”

    贺飞虎点点头,许平编写的教材很少提及如何强攻火器部队坚守的要塞,从历史上看他也特别喜欢用这种要塞来消磨对方,教材中也有大量如何用防御来消耗对方进攻动量的描述,贺飞虎觉得许平既然喜欢这样做,那么他心底肯定会讨厌去攻打别人的堡垒。一个指挥官在作出判断的时候肯定会受到自己的感情因素影响,贺飞虎不禁想到以开封的危如累卵,许平仍下意识地避免攻城,虽然许平有合理的解释,但是贺飞虎觉得里面同样有个人风格因素。

    “但南京太大了。”陈伟不反对唐得生的判断,但明军事实上就是缺乏野战的信心和勇气,南京这么大的城放一万人连城墙都不能完全照顾过来,制定计划肯定不能把宝完全压在许平这次还是不会强攻上,那么面对许平全军时,可能要把整个第六军都用来防守南京才能确保安全:“如果我们都猬集在南京城里,许将军就会绕过我们,留下一队兵马监视,剩下的用来收取领土,那帮墙头草看到我们被困在南京,许将军大兵杀到,他们一样还是会投降,南京很快就会内外断绝成为一座孤城。”陈伟在江面上点了几个点:“许将军在这些地方架上火炮,就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