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青珂浮屠 > 第 2 章 童生,不识

青珂浮屠 第 2 章 童生,不识(2/3)

回乡的心思,带着我跟母亲一路颠簸,虽落叶归根,但他心里一直向往外面的广阔世界。”

  顿了下,许青珂抬眸看向铁匠。

  三年,这位叔辈似乎苍老了一些,但他还是说完了后面一句话。

  “男儿当志在四方,博闻强识。”

  牛铁匠愣了下,点点头,“是这个道理,所以你父亲是我们这一辈最出色的,若不是那年遇上大旱,该是有更好的发展,至于你.......”

  三日前许青珂回家的时候,他正好去镇里办事,回来的时候听闻消息,虽欢喜,却也不愿打扰,今日才是第一次见。

  这小子九岁时跟许三夫妻一起回来,有些瘦,很安静,后来养了一段时日才康健一些,跟村里孩儿都不一样,甚至把镇上那些女孩儿都比了下去,虽觉得男儿家过于秀美不好,但山里人心思单纯,也没想太多。

  这次再看,男孩儿怎就好看成这样呢,日后可如何是好。

  “青哥儿。”

  这语气太慎重,许青珂听出来对方心里有事。

  “牛叔请说。”

  “你继续念书考试是对的。”

  自然是对的,为何还要再这样重复呢?

  许青珂仔细看了下牛叔的眼神便是懂了对方的隐忧。

  他没说话。

  等送走牛家父子,许青珂回到灶房勺了一盆水,正要将中午要煮饭的米放在水中浸泡,却忽然倒映水中的一张脸,默了下,将米倒进去,白色的米粒沉淀打散了那俊秀幽雅的倒影。

  她的志从来都不在四方,而在那遥远的邯炀。

  而他就算是她,亦无碍大局。

  ————————

  定远县童生考试历来是县里的一件大事儿,士农工商,中原上下数千年这等秩序,明面暗面都未大变过,至少士一直在前沿。

  要入士,若非祖辈福荫,也只能自己考入官门了。

  寒门尤其如是。

  许青珂就是寒门,这里十有八九的人都是寒门,穷且祖上贫农无官身。

  许三家里也只是略比农家富一些而已。

  若说许青珂是五年前童生县试第一,那么五年时间可改变太多太多了,至少她今日出现在定远县衙的时候,如五年前第一次参加一样,无人认得她。

  童生试分县试、府试跟院试,首先县试就需四名村庄里的人跟秀才保举才有应试资格,然后一层层筛选考核,最后才选出最有才学的人成为秀才。

  有些人考到白发苍苍都还是童生,无法成为秀才。

  “读书人若是无功名,终究只是寒窗苦读芸芸众生之一,天下无人知,儿子,好好考。”一位儒生打扮的男子拍了拍少年模样的孩童,惹得孩童眼里紧张更甚。

  也有举家老少前来打气的。

  村里百姓还是镇上商贾,亦或者是乡镇上颇有名望的书香家庭,也都将今日视为头等大事,且在县衙前等候的这段时间里,已经足够附近居民品头论足选出好几位今年县里童生鳌头选手了。

  比起这些成群结伴等候考试的人,许青珂一人安静立在墙角,旁侧是一株老槐树,树盖葱葱,映衬这少年郎分外俊秀尔雅。

  不少人打听,但都无人知,也就历年都在这条街上开铺子的酒馆老板多看了两眼,似有认出,但又不敢肯定。

  轿子被抬过前门的时候,轿子上的县令郑怀云到了,下轿,旁侧的考生跟家长多数都低头弯腰,示以尊敬。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有人敲了钟,大门打开。

  许青珂等别人都进去后,才跟着尾巴进去,过了一会,大门阖上。

  县衙前没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学子,却有诸多家长不愿离去,有条件的去下馆子喝酒聊天等待,没条件的便是蹲守在墙角下。

  子息科考之事,就是一家重中之重。

  “孔门一氏古为宗,圣人之学,学而入士,用而益民治天下,这就是咱们读书人将来要做的,终究不是商贾农家可比的。”

  有位亲自送自家儿子来考试的秀才开了口,旁边不少人都闻言附和。

  秀才也是功名,整个定远县到现在也就二十位在世的秀才了,还有好几个是老得要入土的。

  就是县衙也都给秀才们面子的,平日里编书跟宣传讨论县内政策等文雅之事也都给秀才们参与,可曾叫商贾或者农家来了?

  没有!

  酒馆老板闻言也不恼,反而很以为然,因为他那十五岁的儿子今年也下场了。

  没办法,上届不中,今年只能再来,难道让他跟自己一样开酒馆?

  “赵先生,您的公子今年也下场了吧,其实我等都觉得公子上届就可以下场了,他的才学当得起咱们定远县第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