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核武皇帝 > 第297章 为民族而战

核武皇帝 第297章 为民族而战(3/4)

研究来看,他倒不觉得情况有多严重,他最为担心的还是东北国防军的火炮部队和航空部队。

    虽说双方的火炮部队在数量勉强还可以对峙。但是考虑中国自行火炮这种奇怪的情况,松井石根总觉得会在这个问题上吃亏。

    在航空部队的这个领域,松井石根算是彻底领教了中国空军的厉害。以至于他都很难理解中国那么多的优异战机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难道是从德国、法国、美国购买的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松井石根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何来百战不殆?

    大战之前的宁静是可怕的,足以令人窒息,日军一直在试图推测东北国防军的准确进攻时间。但除非他们能够说服大本营全军后撤,否则合适进攻的情报即使侥幸得知,实际上也是无济于事。

    1940年1月18日。

    上午7时。

    帝国东北国防军空军第204师率先拉响挥师反攻的大潮,虽是一场注定要以陆军为主体的战争,空军还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战,现代战争之中,空陆本身就已经不分家。

    三个空军师同时发动进攻。在17个歼击机编队的掩护下,j-5虎鲨战斗轰炸机和g-2狂风攻击机对日军展开狂轰滥炸,在第一轮的空袭之后,准备已久的火箭炮部队开始对日军后方阵地给予第二轮的密集轰炸,随之才是机械化部队快速进攻。

    在这样的大攻势中。帝国陆军并不追求炮兵的大规模覆盖式打击,因为前线阵地越是泥泞崎岖不堪,越不利于机械化集团军的大规模袭击,仅需要火箭炮部队和空军部队对敌军的后方实施打击,遏制对手的后撤。

    数千辆mt22轻型坦克越过战壕,在漫长的数公里长的防线上径直冲越而去,在帝国,这种坦克属于轻型标准,在日本则比九七中战车还要更重,防御更强,日军所装备的25\37mm的反坦克炮对mt22轻型坦克的反击能力有限,即便是日军步兵联队一级才开始列装的37mm反坦克炮也需要在500米内才有概率击穿mt22的正面装甲。

    空军的攻击机和虎鲨战斗轰炸机一起对日本陆军后方、炮兵阵地及指挥部实施重点打击,既保证攻击力,又保持正面战场的通行性,给陆军的大机械化装甲兵团留下足够宽阔的攻击纵深。

    坦克歼击车也开始充当自行火炮,跟随自行火炮营一起突击,沿路根据指挥反击日军的炮兵阵地。

    帝国陆军对大机械化变革的研究是世界上最为深入的,经过无数次的战术演习和研究,陆军已经很清晰的制定出完善的陆军机械化装甲兵团的主要进攻模式,在所有的进攻设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不是破坏日军的炮兵阵地、后方及指挥部,也不是破坏日军的阵地和堡垒,而是保障地面通行的稳定,以及保障整个机械化兵团前进过程中的链式结构。

    以主战坦克为前锋,中型、轻型坦克为左右两翼和中间部队,保护步兵战车、履带输送车、机械化辎重部队、自行火炮的随军前进。

    在坦克部队的突进过程中,步兵不是围绕坦克进攻敌军,而是要围绕步兵战车前进,这也是帝国陆军多次演练后的结论,因为坦克在前,吸引到的攻击最多,即便坦克本身没有受到威胁,周边士兵的损伤率也会很高。

    此外,坦克在实际作战过程中绝对不能停,一定要尽可能的高速前进,停下来就容易遭到单兵反坦克武器的袭击,所以才一定需要步兵战车的协同作战,适当的时候要用步兵保护坦克,而不是用坦克保护步兵。

    这一点对正在发展机械化变革的美军、德军和苏联陆军而言,可能都还是没有完善的一些机械化变革的细节。

    细节决定命运。

    日军为了对付中国的坦克部队和钢铁洪流而制定各种单兵反坦克作战计划,在帝国已经成熟的机械化作战理论和体系面前,根本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日本吃一篑当长一智,中华帝国不是不喜欢打你,而是要打就将你打得像死狗一样不能动弹。

    帝国的军事变革、理论体系和军事装备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日军所能承受的范围,帝国不动则已,一展开全面的大反攻,日军就脆弱的像一层烂泥,在半个小时内就被帝国两个装甲师主力部队撕开一道三十公里长的防线裂口。

    裂口一旦撕开,帝国陆军的全部作战实力就发挥出来,坦克负责突破,火炮负责围歼,步兵负责保护坦克和火炮,清理战场,协同作战,这样特殊而成熟的体系让日军根本无力抵挡。

    帝国海军中央航母联合舰队也抵达仁川港周边海域,派遣舰载机群对仁川港内的军舰和驻防部队实施攻击,同时也派遣部队纵深袭击日军的空军基地,遏制日本空军。

    帝国空军则派遣更具优势的攻击机群,低空对日军的后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