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核武皇帝 > 第242章 尖端人才

核武皇帝 第242章 尖端人才(2/5)

但是中国却要付出1.5亿英镑的高昂价格,而且还要面临着在整个太平洋地区和日本激烈对峙的问题。

    仔细算下来是很不划算的,法国实际上做出的真正的最大让步是在战略同盟条款中,约定中法双方开放殖民地,享有同等通商和投资待遇,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好处,但从总体而言还是对中国更有益。

    法国的税收是很高的,殖民地基本是封闭的仅同法国本土进行贸易,在这个条约达成之后,中国就等于是加入了这个经济圈内部享受同等低税待遇,虽然法国同样享有等同于中国的中亚、中东、北部朝鲜等中国殖民地、保护国的通商待遇,但法国毕竟不是一个工业出口国,包括其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也在一战后被大幅削弱,双方对等,那肯定就是中国占据大的优势。

    法国国内对这个事情的反对声浪还是很大的,最终能达成这一同盟条约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中法继续维持同盟条约之后,作为回应,英日也加强了两国同盟的合作,随着中国的造舰速度加快,日本则同样被迫增加了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其实中日两国的巡洋舰都不便宜,特别是像抚顺级这种装甲巡洋舰,基本就是小号主炮的准战列舰,随时可以通过更换主炮变成战列舰,从一开始也就直接奔着战列舰而去的。

    抚顺级一艘的造价是700万中圆,日本类似重巡洋舰的造价大致相当,双方一口气都增加了四艘,于是从1925年开始,中日海军竞赛就再次被点燃,对日本而言,维持这样的竞争就要每年多开支五千万日圆的海军经费。

    中国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海军军费顺势增加到5.2亿中圆,占中央财政总预算的8.5,日本则重新的被迫扩大回30左右,等于是没有签署《华盛顿条约》。

    日本真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在一战结束的时候,中日经济规模对比是7.85:1,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到了1925年,日本又被打回原形,中日经济规模对比再次扩大回9:1的差距,而且日本经济目前来说也不是以前那么繁荣式的增长,虽然受大宗商品和全球物价下滑的影响,中国的矿业和农产品的出口有所下滑,但中国的经济增速还是比日本快啊,整体情况也比日本好很多啊。

    中国毕竟不是过去的大清朝时代,在这么大的差距下,日本非要生搬硬套中日甲午战争的对比,继续坚信自己能够打败中国海军,这就真的很不明智。*百*度*搜*索*八*一*中*文*网*

    当然日本也有自己的道理,因为它的国民经济基本就是靠军工业在拉动的,军费开支增大对经济的短期刺激作用是很明显的,可长远来看呢,不能说你这几年刺激一下经济之后就靠海军优势和中国开战啊。

    虽说中日海军开支相差不大,但中国在陆军和空军的开支规模也是非常惊人的,陆军军费一直维持在每年3.5亿中圆的水平,空军军费在1925年则是1.2亿中圆。

    中日军费之中还存在几个很特殊的问题,一是中**费的科研开支很大一部分是内阁工业科技部支出的;二是中**费背后存在着两个隐形的翅膀,一个是新华公司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资本;二是军垦系统。

    中华帝国中央军部的军费盈余信托管理的规模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军垦系统规模也是很庞大的,这两点是日本完全无法难对比的。

    所以说,日本和中国搞军费竞赛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日本还准备卯足劲扩大到一个水平就同中国打一仗,再像中日甲午战争那样逼迫中国割让领土和赔付一笔巨额赔款,怎么可能?

    日本是一个很聪明的国家,但智商低起来的时候也很惊人。

    时代毕竟是完全不一样了,宋彪也没有将中日之间的海军竞赛太当回事,1925年的夏天,他还是继续带着皇室家族前往庐山夏宫度假,并且在庐山召开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中外友谊会议。

    这个会议邀请了在华工作的448名外国专家、顾问,向他们授予中华帝国荣誉勋章和帝国友谊纪念勋章,以及皇家科学院终身院士资格,这里面最著名的莫过于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先生在华工作了14年之久,在这十四年中,他取得二十多项非常重要的突出贡献,比如说中国的电气铁路工程、大型水利电站工程、无线电通信工程、电子雷达工程、电子管计算机工程、35kv高压输电工程、区域电网工程、同步电动机、高效调控交流电动机工程,在这些项目中,尼古拉.特斯拉博士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电气铁路、大型水电站、区域电网和调控交流电动机等项目中,他都是最主要的项目总工之一。*百*度*搜*索*八*一*中*文*网*

    这些工程对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长远的,四五年内看不出特别明显的效果,十年二十年之后,差距就会非常明显,比如说机床工业,没有第一流的电机就不可能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