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网游 > 下围棋 > 第五十八手 观战,准备

下围棋 第五十八手 观战,准备(2/3)

>
        “第一次当记录员,不要怕。”坂田荣男在比赛开始之前安慰赵向北,“以前我担任记录员的时候常常犯错,总是被老师训斥的。”

        “那么,您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赵向北也在担心这个问题,尤其是如果双方下的快了,那么很可能他会忙不过来。

        “我么?”坂田脸上露出很怀念的神色,“我当了几次记录员之后就甩手不干了,爱谁记谁记。”

        所以说棋圣是人,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担任记录员,吴清源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让赵向北体验一下两日制大头衔决赛的气氛。即便是坐在一旁无忧无虑的看一看,也比那些从没见识过这种场面的棋手要有经验一些。

        藤泽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同样的走动关系把三村智保塞进来。

        而在楼下的讲解大厅,昨天晚上到达的石田芳夫九段正在上千从四国各地赶来的棋迷面前妙语连珠的讲解着比赛。

        第一天的比赛9个小时,两个人交替长考,一直到晚上7点,棋盘上只落下了不到50手。

        而赵向北这一天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到旁边的房间去记录封盘手。

        封盘手是两日比赛比较特殊的一个东西,最初由于古典日本围棋上手一方拥有随时打挂的权力,导致了一系列的事情发生,比如吴清源对秀哉名人那盘著名的星三三天元局,那个著名的第160手到底是秀哉名人在打挂期间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是前田陈尔的支招,一直是一段公案。后来在年轻棋手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棋院才改变规则在比赛中引入封手制度,一方封手而另一方完全不知道对手的最后一手落在哪里,因此针对性的研究也就变得无从谈起。再加上严格的保密制度,让棋手们只能根据形势来进行推断。

        第二天早上,同样的准备工作再来一遍,然后赵向北和三村智保严格按照棋谱恢复棋盘,然后在对局双方认可之后,由立会人坂田荣男从随身携带的小皮箱里拿出来档案袋,在双方确认无损之后打开宣布封盘手。

        然后比赛继续,一直到晚上8点半,武宫正树九段的自然流大模样被小林光一的挖掘机挖开了缝隙,无奈一目半告负。

        “觉得两日的比赛怎么样?”吴清源问刚刚回到东京的赵向北,“有什么感想么?”

        赵向北想了一会儿,一笑:“很有趣。”

        “很……有趣?”吴清源想了很多答案,但没想到赵向北能出来这个,“哪里有趣?”

        “可以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也是凡夫俗子啊。”赵向北笑着说,“另外的体会,就是仪式感很强。”

        只要能有点心得,就算没白去高知一趟。吴清源看看他徒弟:“那么,你自己的比赛准备的怎么样了?”

        “还好。”赵向北现在一点玩心都没有了,很老实的说,“每天都在打谱研究。在高知的时候,和坂田九段交流了一下围棋思想。”

        坂田那老家伙也看出来了么?吴清源不以为意:“他对你这种双方都不舒服的下法有何高见?”

        “没有。”赵向北说,“他只是感到很惊讶,但没有说其他的。”

        这老家伙……吴清源丝毫不在意自己其实更老,点点头:“那么,咱俩下一盘,看看你最近的状态如何吧。”

        赵向北和吴清源下棋是有规矩的,第一赵向北只有30分钟而吴清源无限制,第二吴清源可以随时提出打挂,第三吴清源可以和林海峰研究,第四赵向北不可以和林海峰研究,第五吴清源可以随时打断询问……

        所以这样下一盘比在棋院和加藤正夫下三盘还累。

        “你知足吧。”林海峰笑着对他说,“这样的老师多好,换作其他棋手教徒弟,甚至一辈子只下两盘棋,一盘是入门测试棋,一盘是入段祝贺棋。老师毕竟72岁了,你19岁和72岁的人下棋,难道还不能让他有休息的时间么?”

        只不过近一段时间以来,吴清源和赵向北之间的对局也比刚来的时候少了很多。主要是因为赵向北的比赛增多之后,一周一般只能来两次吴家,周二一次周末一次。另外就是因为吴清源因为不知是不是被赵向北那种胡来的下法震慑到了,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让他把力量运用的更柔和一些。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吴清源很坚定的认为围棋依靠的不仅仅是力量和触觉,大局观与判断力同样重要。

        “需要调和一下。”吴清源看着弟子离去后留下的布满棋子的棋盘,喃喃的说,“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这才是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