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同人 > 盛门世家 > 第一章 盛家盛紘

盛门世家 第一章 盛家盛紘(2/2)

原主……他猛地甩头,将脑海中某些不合时宜的香艳联想强行驱散。可惜,徐氏只传了这健体固本之术,并未传授沙场搏杀的武艺。不过,马球、弓马骑射这些君子六艺中的“御”、“射”之术,徐氏倒是监督得极为严格,要求他务必练得精熟。这倒意外地圆了盛紘前世心底那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书生将军梦。

踱步至临窗的书案前,指尖拂过案头那本厚重的《科考辑要》。科举,分为常科与制举。常科考诸科(如明法、明算等)与明经科(核心),内容包罗万象,经史子集、时政策论皆在其中,远非后世僵化的八股文可比(当然八股文的格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选拔出的多是真正有实务之才的精英。制举则是天子特诏,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十科奇才异能之士,但需朝廷有特殊需求时才会开科,寻常士子难有机会。

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当翻到记载本朝考课铨选制度的章节时,他的手猛地顿住。想起一件事:“非进士出身者,升迁年限自五年延至六年!”纸页瞬间被攥紧的手指捏出深深的褶皱。进士!大周沿袭旧制,进士之贵,贵比登天。前世历史中两宋三百年,进士总数不过四万余人,真正是凤毛麟角,万里挑一!而进士及第后,又分五甲。一甲三至五人,直入翰林院,清贵无比,前程似锦;二甲、三甲若干,亦有殿选留京任职的机会;四甲、五甲则多外放为地方选人(基层官员),需三年一考,按政绩升迁,虽比非进士出身者快,但比起留京的一甲二甲,已是云泥之别。

至于非进士出身者,想要谋得一个京官职缺?盛紘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需要至少五位有分量的官员联名举荐!这一条,就足以将无数没有背景、没有门路的寒门才俊,死死卡在地方,蹉跎一生。

“主家,早膳已备好,您看……”屏风后,内院仆夫躬着身,小心翼翼地提醒。

盛紘霍然起身,心中却还在思考,拼真才实学?原主盛紘十年寒窗,早已将典籍读透嚼烂,根基扎实无比,在这大周年轻一辈中,绝对算得上佼佼者,考取进士本是应有之义。论场外助力、人脉背景?亡父盛怀宇留下的探花郎清名、遍布朝野的门生故旧;嫡母徐氏背后,那虽因当年婚事而关系微妙、但血脉相连且树大根深的勇毅侯府旧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力量,早已在他不知情时,被父辈们精心铺设,如同埋藏在地下的金矿,只待他这位继承人前来挖掘。只要自己在科场上不突发癔症,不失心疯……

铜镜中映照出的少年,脸色虽仍有些苍白,但眼神已不复初醒时的迷茫涣散。他看着镜中的自己,一个念头清晰无比地浮现:临考抱佛脚,苦读死记,远不如去抱紧嫡母徐氏这条金大腿来得实在!这位出身侯门、手腕见识皆不凡的嫡母,指缝里随便漏出一点人脉资源、几句关键提点,其价值恐怕远超自己闭门苦读几个月!

想通此节,心中那因穿越和科举压力带来的阴霾瞬间消散大半。他仔细地抚平了中衣上因起身而带起的一丝褶皱,动作从容不迫。镜中少年的唇角,缓缓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带着锐气的弧度。

开局便是嫡子身份,父辈遗泽深厚,嫡母背景显赫且待己亲厚,自身学识扎实,体魄强健……这简直是天赐的豪华大礼包!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