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重生高育良这片天我说了算 35: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1/2)
第二天上午,祁同伟独自一人,悄然来到了高育良的办公室。
高育良将那份神秘的牛皮纸文件袋,郑重地交到了他的手上。
“打开看看吧。”
祁同伟怀着一丝疑惑,撕开了封条。文件袋里,是一叠厚厚的、经过专业整理的资料。最上面的一份,是几张银行跨境汇款的底单复印件,数额之大,触目惊心。
他往下翻,更让他心惊的,是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和一份长达数十页的,关于汉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农信社”)内部资金流动的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的矛头,直指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农信社主任,刘广源。
“老师,这……这是?”祁同伟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这份报告的专业和深度,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高育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追忆的神色,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同伟,你还记得,当初山水集团的资金链,为何如此雄厚,甚至能在银行信贷收紧的时候,依旧能拿出巨额资金,去开发那个美食城项目吗?”
祁同伟皱眉道:“我记得,当时专案组的结论是,一部分来自欧阳菁的违规贷款,另一部分,是高小琴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民间融资渠道……”
“没错。”高育良点点头,“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所谓的‘民间融资’,其背后真正的‘金主’,又是谁?仅仅靠一些小贷公司,是不可能支撑起山水集团那么大的摊子的。”
他走到窗边,背着手,缓缓道来,为祁同伟揭开了一段被尘封的往事。
“在赵立春执政的后期,他为了能在离任时更进一步,需要在京城进行大量的‘政治活动’。这些活动,需要一笔天文数字的、而且必须是绝对干净、无法被追踪的资金。”
“这笔钱,从哪里来?赵瑞龙的山水集团,虽然能赚钱,但大多是固定资产,而且账目混乱,经不起细查。而我,在当时,就敏锐地察觉到,有一股神秘的、巨大的资金流,在暗中为山水集团输血,也为赵立春的‘活动’提供支持。”
“我当时身处政法W书J的位置,不便直接插手金融领域。但我利用职务之便,让我一个绝对可靠的旧部,以‘金融安全’为由,秘密地对这股资金流,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外围观察和信息收集。”
这番解释,合情合理。高育良作为政法一把手,关注省内异常的资金流动,既是他的职责,也符合他老谋深算的性格。这完美地解释了他为何能未卜先知,而无需暴露重生的秘密。
“直到‘1.16专案’成立,我才终于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可以动用S厅最顶级的技术侦查和金融犯罪分析专家,将我过去几年收集到的所有线索,进行串联和深度挖掘。”
“我们发现,所有这些神秘资金,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源头——汉东省农信社!”
高育良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这个刘广源,表面上低调务实,是个出色的金融家。但实际上,他才是赵立春安插在汉东金融系统里,最深、最隐蔽的一颗棋子!”
“他利用农信社遍布全省、账目极其繁杂、监管相对薄弱的特点,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伪装成‘助农贷款’、‘小微企业扶持’的手段,将巨额资金,悄无声息地,‘贷’给了由赵瑞龙和高小琴在幕后控制的数百个空壳公司和合作社。然后再由这些空壳公司,将资金注入山水集团,或者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至境外。”
“这份报告里的每一笔交易,每一个数据,都是我们专案组的金融专家,花了数月时间,从农信社那浩如烟海的账目中,一点一点剥离出来的!人证物证俱全,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听完老师的讲述,祁同伟才恍然大悟,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他终于明白,老师从一开始,布下的就不是一盘棋,而是两盘棋。
一盘是摆在明面上的,以丁义珍和欧阳菁为突破口,打击李达康,震慑汉东官场。
另一盘,则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借着查山水集团的东风,暗度陈仓,真正要调查的,是赵立春和刘广源这条最深的利益链!
而自己,之前一直都只是在为老师明面上的那盘棋冲锋陷阵。
“老师,那……赵立春动用这笔钱,去京城‘活动’的证据呢?”祁同伟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没有直接证据。”高育良摇了摇头,这更符合现实逻辑,“这种级别的交易,不可能留下任何直接的把柄。但是,我们不需要直接证据。”
“我们只需要证明,刘广源向赵瑞龙的空壳公司,进行了非法的、巨额的利益输送。仅此一条,就足以构成‘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的重罪!刘广源必倒无疑!”
“而刘广源一倒,他这汉东‘财神爷’的位子一空,你觉得,整个汉东的金融系统,会发生多大的地震?那些和他有牵连的人,会不会为了自保,而主动交代出更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高育良看着祁同伟,一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