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南宋日记 > 第二百零一章 风起青萍之末

南宋日记 第二百零一章 风起青萍之末(3/4)

找他,要么他来找我。”

    刘三更是糊涂。问道:“涣哥儿,这里没有外人。你这话我能听,可是当着刘珙与张栻的面,可不敢乱讲的。再说了,官家乃真命天子,怎可能来潭州见你?”

    刘涣笑道:“呵!你等着看就是了!算了,这些话且不说,魏伯他们出去也有许久了,咋一点动静没有?”

    刘三道:“哎哟,我的大人额!你不晓得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黑娃和老三早不服气,就是要等这样一个机会,出去拉一支队伍回来,相互比比的。当时我等兄弟被你派遣出去,年三十都没得过呢。”

    刘涣安慰道:“怎么?还再气恼我?哎……好三哥,我承诺过的,今日剥夺你们一个年三十除夕夜,来时还你们一个万古千秋。芳名远播!”

    刘三笑道:“与你说笑的,自家兄弟,我们若不懂你,还有谁懂你了!”

    刘涣道:“哎。算了,你我兄弟情深,说这些作甚?我得去洞庭湖看看了。而今九十月份,正是加工急赶的好时机。再过两个月,风风雨雨越发多了起来。再加上天寒地冻,怕不好操持!”

    说完不做停留,一扬马鞭,沿着湘江北去,不多时来到洞庭湖畔。免费提供劳动力的“志愿者”们见他到来,自然蜂拥而至,嚷嚷着要他讲“围湖造田”的厉害性……

    刘涣也不私藏,以“天地人和”的大道理,再加上古来实际之典例,充分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所得成效也是极好,他心中难免感慨,要想洗脑,学生时代是最好的时期,等被凡尘俗世弄得混浊以后,别说洗脑了,连观念传输也是难上加难的。

    因为他心中清楚得很,人永远不能纯真,一不小心就会混浊,如果你是一个从混浊之中醒悟过来的人,要想做一些大事,那便请你去骗那些个还未混浊的纯真之人,等你骗了他们,再由他们去骗别人,如此以点成面,当你骗的人越来越多,则你距离得到天下就不远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嘛!

    话不多说,恰如刘涣所讲,时间一晃两个多月,冬月间的冷风吹来,搞得人很不自在。好在洞庭湖边的基础建设赶造了出来,质量虽然差一些,以后慢慢加以修葺、加以扩张和改造,也就能顺应时势……

    可刘涣最担心的问题来了,因为到了而今,他真的是山穷水尽,半点银子也拿不出来。刘珙整日对他板着个脸,说他这人最轻狂,眼高手低,将所有积蓄用在一些建造之上,半点用也没有,搞得劳民伤财,被天下人看了大笑话!

    刘涣不好与这老头瞎掰,转身跑去岳麓书院讲学。通判见他被骂就跑,长叹一声,腹诽道:“若非你是知州,又兼任此间节度使,老夫定好生教训你一番!”

    刘珙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涣哥儿跑出去以后,便再没有回来会面,把一摊子烂事破事留给了他……

    变故是出现了一个清早,刘珙堪堪起床,只见得府衙前前后后尽被老百姓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他好不震惊,以为是那些个被剥夺了土地的人又来闹事。

    其正要差人去请刘涣,却见得几个老人行礼呐喊,却道:“烦请通判大人汇禀刘知州一声,潭州父老今日来访,务必请他一见!”

    刘珙一听是找刘涣的,心底大气一落,暗道“还好还好,这些人倒晓得冤有头债有主”。他赶紧道:“老乡们莫急,融珙前去岳麓书院唤我家大人归来!”

    差了快人快马,消息传到刘涣哪里,刘涣也是一个惊愕,暗道,“莫不是那群刁民又回来了,这可不好办哟。”

    然民意大如天,他也是没有法子的。乡亲们点名要见他,他也只好快步而去……

    可他错了,这些人全是分得土地的人,见得今年收成极好,要前来拜谢刘涣,刻意给他送了两件礼物为答谢之礼,一件是一面牌匾,上书四个大字——天下为公;另一件便是一把万民伞……

    刘珙见得这一幕,心中很不是滋味,早晓得如此,适才就不该避让乡亲们的。

    有代表之人拜谢刘涣,颤抖道:“刘大人,我潭州父老得你恩惠,倍感大恩大德,各县各乡自发组织,今日刻了牌匾一块,造了万民伞一把,献于大人,聊表我湘人之敬意,还请大人收下!”

    刘涣哪里还说得出话来,只是嘿嘿傻笑,心中欢喜无比。

    刘珙怕他出洋相,赶紧推他一把,他这才醒悟过来,急道:“哦……不敢不敢,都是小子该做的,乡亲们不必这般动众,涣受不起呀!”

    时人听他谈话,自称“小子”,半点架势没有,这刘大人果然如传说中一般,平易近人,亲民爱民。

    后来,在一番推迟之下,刘涣终于不再虚伪地接过了两件东西,又与乡亲们拉了家常,现场吃了人家的新米做的米粉,还收了好多鲜鲤鱼、猫儿笋,更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