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军工子弟 二十六、站前准备和移动兵工厂(2/2)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鬼子这次还调动了3万多的伪军,总兵力达到了4万,扫荡的重点是河北地区,
三分之二的兵力在那边,那里的局势相当危机,咱们是必须要去支援的。”
吴团长却信心满满的说:“小鬼子这是自寻死路,派这么多伪军来给咱送装备,哈哈!”
政委也说道:“武汉那边打的正激烈,鬼子也没有兵力增员华北地区,
不过还是得优先保护百姓转移。”
吴团长总结道:“通知个分区、各支队马上保护百姓转移,
同时命令各连分散出去,尽量避开鬼子主力,先把伪军给我打散了!”
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我兔把支部建立在连上的优势了,
在连长和指导员的带领下,每个连队都有独立作战的能力。
把几百上千个这样的连队像蒲同英似的洒在整个根据地上。
让鬼子的飞机、坦克和重炮等优势难以施展。
不过就算没有这些重武器,
我兔的轻武器依然处在劣势,
这时根本没有制式武器的概念,
都是有啥用啥,
最多就是同口径的武器安排到同意队伍中,
方便后勤补给罢了。
而鬼子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是他那奇葩的编制,
很多人都好奇鬼子不对中队、联队之类的称号。
他结合旧事汉斯猫部队和白头鹰的人数搞出来的,
分队只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相当与班,
一个分队一般13到14人,
按三人一组分为三个战斗组(类似咱们的三三制)
均配备三八式步枪,
还有一个由四人组成的机枪组,
就是那坑爹的歪把子,
这也是张远一直吐槽的,一挺轻机枪竟然要四个人操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