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最强军火之王 > 第535章 竞争对手

最强军火之王 第535章 竞争对手(2/2)

 至于拿到出厂成本价,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产量至关重要。

  按照估计,到2o25年,也就是在产量突破15oo架之后,F-35已经达到盈亏点,即实现了保本。

  那么,从2o26年开始,出售F-35赚到的钱就是纯利润了。

  以此推测,在2o26年之后,F-35a基本型的对外出口价格很有可能降到1.5亿美元,最多不会过1.7亿美元。

  即便包含全套系统,采购6o架的单价也不会过2.2亿美元。尛說Φ紋網

  这个价格,绝对算得上便宜。

  要知道,在2o16年,印度采购法国的“阵风”,包含全套系统与弹药的单价就过了2亿美元。

  更何况,“阵风”跟F-35a根本就没得比。

  如果洛马公司能够把F-35a的全系统价格控制在2亿美元左右,那么现今所有的先进战斗机都不是其对手。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低?

  说白了,就是产量。

  到2o26年,包括F-35B与F-35c在内,F-35的总产量将接近3ooo架,在2o3o年肯定会过5ooo架。

  如此巨大的产量,能够把分摊的研制经费降到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为什么?

  为了研制F-35,总共也就花了不到5oo亿美元,即便把通货膨胀算上,按照2o3o年的币制计算,大概也就15oo亿,分摊到5ooo架战斗机上的话,平均一架的研制经费才3ooo万美元。

  如果跟2亿的售价相比,3ooo万研制费用也才15%。

  对第四代战斗机来说,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的低了。

  要知道,F-22a过了35%。

  至于俄罗斯的su-57,如果按照2oo架的目标产量计算,研制经费所占的比重甚至会过5o%。

  即便是华夏的J-2o,按照6oo架的最高目标产量计算,也达到了25%。

  可见,这种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足以让F-35a在国际战斗机市场上用价格战碾压所有竞争对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