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都市风云之巨灵转世 > 第四十五章 论道

都市风云之巨灵转世 第四十五章 论道(2/2)

文始派和少阳派之所长,创三丰派(又称隐仙派),既不执于有为,又不执于无为,于

阴阳栽接中创一清净法门,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点。”

对于鞠灵半文言半白话的一番论述,吉光雨老先生听得不停地“摇头晃脑”、津津有味,但是魏继

华、邵刚等人都露出“迷茫”神色——看样子是有听没有懂呀。鞠灵微微一笑,并没有迎合他们,

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说道:“今天民间常说的‘气功’,只在修真过程的初级范畴之中。‘气

功’一词,早见于晋朝许逊所著之《宗教净明录》里记载的《气功阐微》篇。因其词义狭窄,并未

被广泛采用。清代出版的《元和篇》中也有《气功补辑》一章。‘气功’二字,在近一二百年之中

,采用最多的是武术界。新华夏诞生后、自五十年代刘贵珍先生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面世之日

起,‘气功’二字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其概念迄今仍不完善,虽各家学说均对之加以阐述丰富

,但仍觉其含义狭窄,无法包容修真的庞大体系。”

“我们所说的‘气’,在我们祖先的眼中,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宇宙间、时空中,万物生化

的根本,是一种基本物质。《黄帝内经。素问》篇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蓄育,

气终而象变。”,万物的化生、生长、繁殖、消亡,都是气贯穿始终,气乃万物的基础和根本。“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华医学中的‘气化论’将气的概念分得更为详细,

例如,先天气、后天气、营气、卫气、宗气、经络气、脏腑气、元气、混元气、真气等。修真之士

,修持中所运用的这一基本物质实乃先天中的升华物质——元炁。古人为了区别一般之气与修待之

炁的区别,特以“气”“炁”相分别,以区别其二者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真气中既有先天之炁,

亦有后天水谷、天地之气的精华。简单地以气代之,实难概括也。”

“‘气’这一物质,在不同修持阶段,其质量存在巨大的差异,只是肉眼难以观察而已。在“气”

这一层次,其密度低、质量也不高;在“炁”的层次,其密度、浓度、质量大大提高,表现出光的

性质,稍加注意肉眼亦可能观察到。层次越高,其光的性质就越明显,呈五色态;更高者而返八十

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人仙不出小乘法,地仙不出中乘法,神仙不出大乘法。是此三乘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

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面炫,自生小法旁门,不免于疾病、死亡,

还犹伪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吹捧,致使不闻大道。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

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堂奥、节序而入

于泉下。”

“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极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

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

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

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坚固,而共得长久。”

“妙哉、妙哉!听小友一席话,真如醍醐灌顶、胜过三十年修炼啊!”吉光雨老先生听到精彩之处

,忍不住击掌大赞道:“正所谓‘有百岁之徒,自然有三岁之师’,圣人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鞠小友一番论道,让老朽茅塞顿开、心境大为开朗。自今日起,老朽对鞠小友当以师礼待之,

还请受老朽一礼!”

各位书友,请给予天行一些支持和鼓励。票票、打赏、鲜花多多益善,谢谢!

中秋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5日到9月17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