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匡扶汉室,从气死司马开始 第22章 岂能以亮一人,而废国家大事?(2/2)
在一众将领打量,好奇的眼神下,魏猛一愣,停住了将要迈开的脚步。
而后静立原地,猜想诸葛亮要交代他什么事情。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诸葛亮出乎意料的询问道:
“为何非要撤军,难道你对北伐如此不抱希望?”
魏猛心说,不能说不抱希望,只能说毫无机会。
马上就要八月二十三日,到时候诸葛亮病死,蜀军群龙无首。
那么前阵子蜀军的大胜,就将两极反转,变成被魏军屠杀。
到了那时,军权在杨仪一个文官手中,如何能够服众?
想到这里,魏猛决定还是再次劝谏道:
“丞相,您才是我军主心骨,如今表面上虽然我军大胜,但是我军的根本却在于您。”
“若没有您,我军只会是一盘散沙。”
“以丞相如今的身体,又能撑住多久?到时候一切功绩,都将付之东流。”
“望丞相不要被表面的胜利蒙蔽了双眼,速速撤军。”
诸葛亮当然知道这些,但是如今北伐大胜,兴复汉室希望就在眼前,让他如何能撤。
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知道,他觉得自己还能支撑一两个月,到了那时蜀军至少能够占据陇西之地。
如此即便是自己病死五丈原,也算不负先帝所托。
“此事我自有分晓,你不必担心。”
见到诸葛亮如此听不进自己劝谏,魏猛也着急,再次出口劝诫:
“丞相有没有想过,如果您真的不在了,那之后的事情该交给谁,是最为妥帖的?”
魏猛的言辞极为犀利直接,想到自己对诸葛亮的多番劝诫都未成功,魏猛就很难受,之后更是生死难料。
现在,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将最明确的弊端问题全部丢给诸葛亮。
诸葛亮听后,一时间有些怔愣,其实这个问题自己也有想过,身前身后事,诸葛亮早就已经在心里有了谋划。
如果自己真的死了,军权交给杨仪,让他将三军带回蜀中。
而自己的接班人,自然就是在成都的丞相府长史蒋琬。
诸葛亮将自己的计划给魏猛简单说了一下,可是魏猛接下来的话,却是直接让诸葛亮陷入了沉默:
“丞相要将军权交给杨仪,到时候我父亲该如何自处?”
....分割线.
小弟求点鲜花,评价票,大哥们,有人在看吗?可以在评论区留个言吗?
中秋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5日到9月17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