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农门婆婆的诰命人生 > 第235章 医馆开张

农门婆婆的诰命人生 第235章 医馆开张(1/2)

  大家都愿意来县衙干活,大户人家想要招到合适的人,就必须提高劳动报酬。

  比如一个修房子的木工,以前的工钱是一天十文,但只干十天,之后又要开始找工作,有空窗期。

  但是到县衙干活,一干就是一个月,非常稳定,还提供吃住。

  虽然睡的是草棚子,但胜在有纪律啊。

  大户人家可不会给你睡草棚子,干完活的人,只能回家第二天一早再来。

  要是离家远的,就三五几个找个墙角凑合。

  给大户人家干活,哪有给县令干活香。

  可是大户人家总得修房子,补墙,起新居。

  原来的价格已经招不到合适的人,没办法,只能提高劳动报酬,才有人愿意去做。

  无形之中,唐悠悠就提高了百姓的打工收入。

  来福县的人多了,服务业也被带动起来。

  卖开水的,卖小吃的,帮忙洗衣服的,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挣钱,非常热闹。

  现在每天负责打碎石片的工人都有上百人。

  “合适的碾碎工具始终没有找到,只能用敲打的方式得到碎石。”

  对此,乔震也没招了。

  “那就先这样干。”

  只是修路的成本略高了些,但毕竟还有大户的资金撑着,没问题。

  自从小黑山的煤矿被发现,乔震小范围公布后,来福县的大户纷纷主动上门。

  “乔大人,您又是修桥又是铺路,花钱的地方可多了,我愿意出五千斤粮食,帮助咱们县努力发展。”

  “我出八百两银子,一千斤粮食。。”

  “我出六千斤粮食,一百匹布。”

  乔震当然是笑呵呵收下,然后“邀请”大户们根据各自的份额,签下共同发展协议。

  要是赚了,大家一起赚。要是赔了,你们的钱打水漂与本官无关啊。

  大户:……

  当然,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

  大户哪个都不是傻子,都偷偷去看过小黑山的情况。

  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怎么可能赔钱。

  乔震也顺水推舟让所有大户一家领了一个煤炉子,一百只蜂窝炭。

  大户:乔大人真“大方”。

  哪个大户不是有好几个分支。这点东西怎么够啊。

  不够咋办,当然自己买,还指望乔震发,没门。

  自此,乔震在大户心中又得了个“抠门县太爷”的称号。

  五月三日,唐悠悠和杨素素共同主持建立的“德慧”女医馆正式开张。

  门头“德慧”二字旁边还挂了一幅白底红十字画。

  大家也看不懂什么意思,唐悠悠解释,“白色代表圣洁,红色代表生命。”

  红十字虽然起源于欧洲,但它的图案显眼好记,全世界通用。

  坐馆的女医除了杨素素还有两个,一个是三十来岁,擅长骨科的周清周大夫,另一个是擅长心肺内科的谢寒梅谢大夫。

  两人都是杨素素外出游历遇到的医德双全的女医高手。

  只是二人因为各种原因,至今都是单身。

  谢寒梅收养了几个没人要的女孩子,孩子们跟着她一起来医馆。

  唐悠悠对她们愿意来坐诊非常感谢,和杨素素商量后,给两人分别租了一处小院。

  “今天医馆开张,只接待女子,请大家互相转告。”

  女医馆正式开张,但门前没什么人。

  有男人跃跃欲试,但看着门前的钟木娘缩了缩脖子。

  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过这个母铁牛,就冲着这医馆背后是县太爷撑腰,就没人敢闹幺蛾子。

  杨素素略有些忧心,周清稍有紧张,谢寒梅则一脸无所谓。

  唐悠悠安慰大家,“肯定会有人来的,放心吧。”

  乔震给几个大户打过招呼,让他们带上自己家的老太太来瞧一瞧,把个平安脉的意思。

  但很显然,他们都没来。

  唐悠悠只得使出杀手锏,让人在大街小巷宣传,“德慧女医馆开张半价了啊,大家快去薅羊毛啊!”

  “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能去看看。”

  “不看白不看啊!”

  杨经纶夫妻是第一个支持女儿的,杨夫人约了两个好友一起进了女医馆。

  杨经纶本想一起进去,但被拦在了外面。

  “对不起,这里只接待女客人,男性家属请到一边的休息棚坐一下。”

  唐悠悠考虑到有些女子的特殊情况,特意在医馆外打了一个草棚。

  草棚里有凳子,还有两个威武雄壮的男保安站岗。

  医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