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朱棣想要迁都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四百八十四章 朱棣想要迁都(2/3)

王爷吗。”

  管事反对。

  谁都知道小王爷即将入京,如此关键的时刻,谁敢掉链子,那会引起多少人的不满。

  管事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咳……咳。”

  周世丰有气无力,“我说的话已经不管用了吗。”

  “不敢。”

  见周世丰如此坚持,下面的人不敢继续反对,很快交给了文书房,文书房把当日的公文一起送入世子府。

  朱高炽并不在世子府。

  他不放心从京城先后调来的数万禁军。

  数万禁军在北平接受新军整编,由军工联合办负责军备换装,应天府去年向北平合计输送了近千万石的物资。

  虽然是供应全北方的,但是由北平调度,可以说对北平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朱元璋要求三万余禁军来北平接受新军整编,并且接受新式装备,与情与理都无法拒绝。

  “我决定向皇爷爷和父王上奏,这批禁军请调陕西与塞南行省。”

  朱高炽说道。

  反正他离开北平前,这批禁军不能留在北平。

  派去京城的近两万新军,三营被朱元璋赐名为豕勇军,后去的三营,又被朱元璋赐名为忠勇军。

  虽然对自己在新军的威望深信不疑,但就算小看谁,朱高炽也不敢小看朱元璋。

  的确。

  新军是朱高炽创立起来的,但是朱元璋是谁?那是亲和力点满了的人物。

  再加上他是自己的祖父,还是大明的开国皇帝,多少军户祖上是随朱元璋打仗的军士。

  玩政治和操控人心的手腕,朱高炽不认为自己比朱元璋要强。

  “会不会引起圣人的不满?”陈亨有些无语。

  事情到了这一步,小王爷还在迟疑。

  以前不去京城说得过去。

  如今王爷在京城主持政务已经一年半,更接管了不少的军官,新军也派了六营接管了部分应天府防卫事务。

  太子,秦王,晋王都不在了,难道圣人还能对燕王下手不成。

  朱高炽坚持。

  他又不是原主,和朱元璋并没有感情。

  这些年在北平,因为朱棣的父子情,他才选择信任朱棣,可是和朱元璋不是啊。

  正因为了解历史,所以朱高炽知道历史没有最荒诞,只有更荒诞。

  “小王爷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

  有坚信不疑的,也有怀疑的。

  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想法当然也不一样,金忠支持朱高炽的想法,向京城上奏,调走北平的几万禁军。

  其余人见状,这才无奈的放弃劝说。

  许多人恨不得朱高炽现在即刻动身去京城,早日坐实王爷被封太子之事。

  他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众人离开了都司衙门。

  “小王爷的疑心啊,我看是天下最重的。”

  “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一样,疑心之深让人感叹。”

  《三国演义》在北平大火。

  火的还有许多的话本和白话。

  白话出现于唐朝,黄金期则在于宋朝,全盛时期在明朝。

  而到了清朝,因为禁锢思想,除了清初时,事物存在的惯性,清中期已经销声匿迹。

  一直要到清末时期,清朝统治阶级势力的下滑,地方社会风气松动,才又兴起白话。

  陈亨最近再看《三国演义》,因此感叹道。

  “小王爷种种举措,颇有伤祖孙情分,我看啊,就算圣人本来没有旁的心思,也会因为小王爷的些措施而感到不满。”

  ……

  “要是能迁都北平就好了。”

  应天府。

  皇城。

  朱棣处理完奏疏,忍不住感叹。

  在京城,太子一系留下的人太多了,这些人有多少表面恭顺,内心却又心思的人呢。

  朱棣不得而知。

  总之他在京城一直没有安全感。

  相反。

  在北平,哪怕是布政司衙门,朱棣都有信心控制在手中。

  可是想起自己的父亲,朱棣知道自己迁都的想法是奢望,不可能落实。

  至今想要建立内阁的想法,一直被父皇否定。

  每天太过繁忙了。

  朱棣面对永远处理不完的奏疏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朱允炆那小子,是如何解决这件事的。”朱棣突然纳闷起来。

  “难道是少年郎精力旺盛?”

  朱棣有些不服气起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