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四百三十章 朱元璋的妥协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四百三十章 朱元璋的妥协(2/3)

  他想到了那时候。

  自己狠狠的用手去除树枝,满手鲜血的告诉他,什么叫给他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廷。

  “算了。”

  朱元璋神色落寞,“咱为大明天下操心了一辈子,到头来,次次计划不如变化,每次的计划都被上苍跟咱开一个大玩笑。”

  “咱老啦,服输啦,他想做的事情,咱就不阻挠他了。”

  朱元璋叹道。

  当燕世子掌握了半个北方的军权,靠着大势入京城,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他。

  有老四,有孙子两代人。

  朝堂会很快平静的。

  以朱元璋的眼光,他何尝看不出北平新军之威。

  其实自己被打败了。

  不过败给的是自己的孙子,朱元璋心中虽然不好受,到底还是接受于此。

  如果换做旁人,朱元璋可不会轻易服输,哪怕是死也会拼尽全力去对抗,战斗到死的那一刻。

  杀。

  无论影响如何,是最快效率的手段。

  朱元璋放弃了开杀戒。

  应天府的官员们,许多人自然也就不会消停,聪明的人不会出馊主意,在人心上面,很多人是人心大师。

  这天。

  朱允炆进宫,亲自打水为朱元璋洗脚。

  朱允炆很乖。

  他小心擦拭着皇爷爷的脚,什么话也没有说,仿佛并没有受到外界谣言的影响。

  “最近皇爷爷说话比以往中气足,孙儿很高兴。”朱允炆孝心十足的说道。

  朱元璋“嗯”了一声,尽量不去看眼前的孙子。

  “皇爷爷早点歇息。”

  “嗯。”

  “孙儿告退。”

  朱允炆轻轻的离开。

  朱元璋这才看向朱允炆的背影,想起这些年的祖孙情分,朱元璋又不是无情之人,心中可谓是刀割。

  “孙儿啊,不是你做的不好。”朱元璋轻声道。

  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些年严苛。

  无论是国家还是朝堂,都需要松一口气。小說中文網

  在他的布局里也是如此。

  小到行业发展,例如造船业,大到未来的继承人,朱元璋都是有规划的。

  下一任皇帝以宽仁为主,就是朱元璋的谋划。

  朱允炆这些年的表现并不算差。

  “可惜,你皇爷爷被打败了呀,为了大明,只能委屈你了。”

  第二日。

  朱元璋下了一则旨意。

  以塞北捷报为由,命令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改军制,由燕世子主导。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

  他的旨意没有任何问题。

  不像明中后期,皇帝的旨意,必须经过内阁,才算是明旨,否则属于“不合法”。

  皇帝对内阁不满,无法改变内阁的决定,只能惩罚内阁阁员,让内阁阁员通过皇帝的旨意。

  但无论是舆论,还是为了自身名望,都不会有人在这方面让步。

  说西方资本家的争斗,让皇权的退让,才有了工业革命的土壤。

  明朝同样如此。

  江淮地区资本家代表的官员,同样站在朝堂上。

  反倒是清朝。

  有哪个官员敢反抗皇帝旨意。

  总之。

  明初朱元璋的旨意,具备了法律效率。

  圣人有易储之心的言论,越来越多的人深信不疑。

  当场。

  许多官员出面反对,但是朱元璋态度坚定,反对无效,旨意发出。

  “圣人有易储之心吗?”有官员直接问道。

  “荒唐。”

  朱元璋大怒。

  “如此荒唐的话,你是何居心?难道盼着皇太孙的不好?”

  “臣不敢。”

  未来的万历皇帝,同样不承认自己有易储之心。

  但是他和朱元璋不同。

  他的旨意,经过内阁才“合法”,那么官员可不管万历皇帝嘴上怎么说。

  反正对太子不利的政法,是发不出去的。

  大家心照不宣。

  明初不行。

  朱元璋的旨意是合法的。

  官员对抗不了皇权。

  而朱元璋又不承认他有易储之心,导致官员们更加无力应对。

  虽然越来越多的官员,深信朱元璋有易储之心,但是朱元璋信誓旦旦说自己没有。

  面对这种局面,很多人心里怄的要吐血,他们不能为皇太孙据理力争。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