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朱棣的“囚徒”生活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三百八十六章 朱棣的“囚徒”生活(2/3)

 他唯一的污点就是造反上位。

  他的功绩有许多的评价,其中的《永乐大典》,是《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诸多的功绩不提,而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可见永乐盛世的文明之盛况。

  清朝“盛世”的《四库全书》,同样也有很准确的评价,“清人撰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总之,面对现在的朱棣,皇太孙一系颇有些无从下手。

  和前些年的秦王不一样。

  秦王有太多可以让他们攻击的地方。

  ……

  朱棣没有被限制出行。

  但是他在北平是领导者,而在应天府虽然不是囚犯,实际上成为了“囚犯”。

  在应天府百姓们口中的名声,朱棣已经臭不可闻。

  不是应天府的百姓们无知,而是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朱棣的坏话。

  那些地主阶级的口中,可不会有朱棣的好话。

  他们忠于朝廷。

  他们的阶层有更多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不少会成为大明的官。

  在许多官员中,也有部分官员没有污蔑朱棣,他们想要找出应天府新的道路。

  练子宁在应天府办工厂一年了。

  这一年里。

  应天府出现了蜂窝煤,但也就是如此了。

  可应天府的经济的确有发生了增长,而练子宁也更加的苦恼,江淮地区增长的却是那些商人的财富。

  百姓们的脸上仍然没有北平工人脸上所展露出来的自信。

  “咱看应天府的百姓还是很自信的嘛。”

  朱棣笑呵呵的说道。

  “听说有个海外极南的酋长,来京城朝贡,因为羡慕应天府的生活,竟然不愿意回去了。”

  练子宁摇了摇头,“如果没有看到北平民间精神面貌之前,我倒是同意燕王的看法。”

  最后练子宁苦笑:“燕王又何必自谦呢。”

  朱棣畅快的笑了起来。

  在应天府这几个月来,他大半的时间是烦闷的,但也有高兴的时候,例如练子宁吃瘪。

  “那你得去问咱家老大,你来问道于咱,可是问错了人。”朱棣满脸得意。

  练子宁真的很苦恼。

  “我办了蜂窝煤作坊,想要提高煤炭市场需求,但已经一年了,虽然提升了许多,但比起北平的速度可谓是天壤之别。”

  “我还让商人办了焦炭作坊,同样没有达到我心里的预期。”

  朱棣也安静了下来。

  他认真的说道:“其实如果不是你的失败,本王还不知道咱家老大有多厉害。”

  “其实应天府这一年还是有些变化的,但也的确如你所言,与北平比较起来,各方面都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而在百姓精神层面,更是没有多大的变化。”

  “反而我观应天府的百姓,那些加入作坊的工人,脸上不但没有笑容,反而比以往更加的麻木。”

  两人坐而论道,盲人摸象。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才是工业化真正的表象。

  农业社会得利的不是百姓。

  工业化社会得利的同样不是百姓。

  反而因为利益的疯狂,为了最大化的效率,只会让百姓过得更加惨不忍睹。

  真正让百姓享受工业化发展红利的,是西方工人接连不断的抗争,这个过程中诞生的社会理论。

  在这个理论下的工人们团结一心,终于赢得了百姓们,可以参加分润生产盈余的权利。

  后世新中国没有经历这个过程,而是直接进入这个阶段,从农业社会进入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社会。

  至于后期会不会有问题,那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模式的问题,只有搞清楚主次才能明白问题所在。

  社会福利体系,人文待遇体系,资源教育投入体系,公共资源投入体系等,都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体现。

  而进步的社会是不停发展的,发展就会有变化,有变化就会有矛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

  正如先民所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来没有能躺平还可以维持优势的社会情况。

  包括后世的美国,国内同样有无数在奋斗的人,这些奋斗的人让美国保持强大。

  而现在。

  无论是朱棣还是练子宁,他们都不可能了解更先进模式的原理,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眺望到工业化大门的境界。

  如果让他们主导工业,那么就是近代西方发展的局面,需要两百年,或者更久才能进入朱高炽引导北平模式。

  中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