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炼焦副产物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一百四十九章 炼焦副产物(2/3)

,被甩的越来越远。

  “坐了不下十回的铁道马车,可每回乘坐,仍然让我新奇。”靠窗户的张辅感叹道。

  他身旁的武官没有接话,直接闭上眼睛养神,不知道的以为他睡着了。

  在铁道工程队的武官,因为共事的原因,有股抱团的风气,唯独没人愿意缠张辅。

  因为此人是左护卫指挥使张玉之子。

  张辅也不以为意,已经习惯了,正如大公子所言,环境改变人,迟早他也是燕山卫的自己人。

  半个月后。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已经结束了第一阶段,无论是铁道工程还是蜂窝煤的扩张,随着燕王府的权势,完美的达成了计划。

  铁道工程接下来只需要埋头修路,蜂窝煤只需要全力生产。

  下一阶段,朱高炽要让中华重工苦练内功。

  万三因为负责密云分区的技术指导,所以无法兼顾北平的研发司,辞去了研发司的职务。

  王本升为研发司的大管事,小九和李二为管事。

  王本负责大方向上的把关,小九和李二负责研发司具体事务。

  进入研发司实验自己思路的工匠,已经有了三十人,加上普工和杂工,规模是个百人部门。

  不过朱高炽没有任命管事,这个部门从上到下都是工匠。

  研发司是个扁平化的部门。

  “煤炭在焦化过程中,因为煤窑和燃烧时不分开,煤的干馏情况产生煤气和甲烷等气体。”

  “这些易燃易爆毒性的气体,是非常危险的。”

  朱高炽向研发司的工匠们教授道。

  因为古人技术的局限性,诞生之初即直接在煤窑中燃烧,为焦化提供热源。

  随着技术的进步,到了现代,煤窑和燃烧室彻底隔绝。

  在温度七百度时,可以让煤气和甲烷达到最大值,然后继续提升温度到一千度,进行二次高温干馏,利用回收系统收集。

  所以在后世看来,古代的炼焦技术,把煤气和甲烷浪费掉了,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可事物都有双面性。

  在朱高炽看来,以古代的条件,古代比后世落后的技术正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这些诞生的气体,如果和后世一样专门收集起来,安全性无法解决,爆炸一次就损失惨重。

  所以收集煤气和甲烷,朱高炽没有这个想法。

  焦炭炼制厂的炼焦技术,导致把这些气体燃烧到焦窑中,虽然浪费了这些资源,却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的进步,也伴随着危险,步子一定不能迈的太大,必须要一步一步来。

  朱高炽对此有清晰的认知,所以兴办的工厂,除了规模之外,并没有质的发展。

  大多数是在古人的技术上,扩大规模,集中生产作业,以规模化的生产优势,碾压作坊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生产力。

  “煤炭焦化过程中,诞生的气体,其中易燃易爆的气体,虽然已经燃烧,还会有残余的各种气体。”

  “这些气体中有氨气和油烟。”

  “氨气和油烟少量从正上方的烟囱排出,大部分是从侧上方的风口排出。”

  “氨气易溶于水,氨气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一成水可溶解七百成氨气。”

  对于小王爷说的易燃易爆,众人苦思。

  炼焦中的温度高,他们认为主要是焦炭自身的作用,可根据小王爷所言,气的作用占比不小。

  至于爆炸。

  炼焦技术诞生了几百年,没听说谁家的焦炭作坊有爆炸过啊,小王爷说是因为燃烧掉了。

  太多没有见过的东西,令工匠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小王爷犹如天授,指点了不少的理论,没有人认为他是胡说八道。

  油烟比空气重,冷却后形成焦油,占装煤量的百分之四,和后世厨房抽油烟机一样的道理,冷却后留下大量的油质。

  经过讲解后,利用这两股气体的特性,朱高炽和小九,以及研发司的工匠,经过数日的摸索。

  在朱高炽的指导下,两座煤窑之间,用烧制的砖头,在焦煤的风口,码成了烟道。

  烟道一段的正上方开数口,以便混入进来其余的气体排出。

  两座煤窑之间,用砖头垒造了空心台子,上面托着一个巨大的铁皮罐子。

  一侧是铁管,用来进水,一侧也是铁管,用来排水。

  氨气和油烟通过烟道进入铁管,由铁管进入铁皮罐子,铁皮罐子里面的水,提供了冷却作用。

  氨气溶解于水,油烟冷却后形成焦油,焦油比水要重,则沉积到底部。

  铁皮罐的上方有个出水口,下方有个出油口。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