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资占股控制商馆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资占股控制商馆(2/3)

下级市场的补充,年销售额预计达到六万到八万两银子。

  围绕这个新兴的蜂窝煤产业链,形成的作业人员的规模,会突破两千人。

  一百斤煤块市场价三分钱,商会从煤矿统购,可以降到两分钱,蜂窝煤一半用煤块,一半用黏土,黏土成本低。

  除去人工开支,运输成本,蜂窝煤的净利润将会达到四成。

  按照这个章程的计划,如果完成后,比当前蜂窝煤的市场总量,增加了三倍。

  朱高炽看完后,脸上露出笑容。

  “你忽略了部分的市场。”

  高珍和王仁露出疑问的眼神。

  “工人也是城市群体。”

  朱高炽笑道。

  中华重工有几千名工人,等于几千户家庭,加上蜂窝煤的工人,以及矿上的群体。

  这就是工业的魅力。

  创造消费群体。

  农村的消费力虽然不如城市,但是当物美价廉后,也会产生不少的消费力。

  农村一样会用火柴,煤油灯,化肥等等工业品。

  “我朝的北平,当下底子薄,如果城市人口如宋朝,达到百分之二十,那么蜂窝煤的市场年产值,至少能达到近二十万两,再加上广阔的农村市场,有望突破三十万两。”

  “这个目标并不是难事,咱估计五年内就能突破。”朱高炽自信的说道。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城市人口达到了了百分之六十二点八。

  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正好符合朱高炽举出的十人案例。

  社会十个人,留下三个人种地,七个人投入到其余行业。

  怎么缩短这个时间呢?

  社会分配。

  自己的身份,正好有这个资格分配社会资源。

  所以五年内,让北平的城市人口突破百分之二十,甚至达到百分之三十,朱高炽认为并不是难事。

  唯一能阻碍他的,唯有朱元璋和朱棣。

  “这个计划章程没有问题,关于提出的本钱,咱认为是资本的问题,工厂可以出资。”

  王仁脸上露出喜色,高珍却不认为这么简单。

  果然。

  朱高炽又说道:“工厂愿意促进市场的繁荣,舍出部分的利润,但工厂也需要盈利,不能舍本求末。”

  “根据出资比例,工厂要占股,不追求最大的利润,但是要对商会的商人,具备一定的控制力。”

  当北平的城市人口突破到百分之三十,加上带动的农村经济,只蜂窝煤的市场体量,有望在一百万两银子以上。

  那时候的煤炭业,体量更是巨大。

  煤炭时代。

  朱高炽一定要用尽手段,把煤炭控制在手中,才等于掌握了时代,否则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工厂出资本一万两,提供给各家铺设市场,以每家保底占两成股份为底,上限不超过四成。”

  “同时签订契约,约定日后有股份交易,同样的市场价,优先卖给对方。”

  “还有具体的考虑,你回头仔细商议,也可以召集各家集思广益,达成双赢的效果。”

  ……

  工厂内部的蜂窝煤商会会馆。

  王仁召集了八家蜂窝煤作坊主,也是北平城最大的八家,人们知道是关于本金的事,不敢马虎,都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不着急嘛,等人到齐再说。”

  王仁态度坚定,不肯事先透漏,先到的人也没有办法。

  众人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

  等了一个时辰,才算是八个人都到齐了。

  “王管事,我们都是熟人了,别将客套,直接说吧。”副馆长郭松提众人说了出来。

  王仁笑着答应,没有继续卖关子,拿出了新的章程,比上次的要更加详细。

  根据章程里的前景,市场扩大三倍,也就是说明年各家手上的资本会扩大三倍。

  郭松看的不一样。

  市场扩大了三倍,不代表自己的作坊只扩大三倍,自己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

  他看着手里的章程一言不发,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别人说什么,他就附和什么。

  王仁纳闷的看了眼郭松,好奇的问道:“郭东家怎么了?今天不怎么说话呀。”

  “没什么。”

  “有工厂占股是好事,我们还巴不得呢。”有商人笑道。

  “工厂占股是生意上的事情,你们不要过多的猜测,以免自误啊。”王仁提醒道。

  他们重工的人在外面都不敢胡来,怎么会容许合作商打着他们的名头惹是生非。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