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一百零五章 天下第一强军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一百零五章 天下第一强军(2/3)

一斑。

  以史为鉴。

  在这种风气下,朱高炽觉得自己能说服朱棣。

  而且朱棣可是组织七下西洋的君主,一生中收复安南,设置三宣六慰,设立奴儿干都司。

  其范围西起斡难河(今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

  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大部分地区,越南和马来西亚小部分区域,几乎把整个中南半岛也就是今天的半个东盟囊括在内。

  “宣”是指的是宣抚司、“慰”是宣慰司,各设土司、土王为尊,但都受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承认大明天子的宗主权。

  一生都在征伐。

  这么有开拓精神的人,对新事物自然不会太过抗拒。

  果然。

  朱棣没有反驳。

  朱高炽见状,连忙继续说道:“所以多余的劳动力怎么办?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沦为流民。”

  流民的危险有多大,朱高炽不用解释。

  “而且日后农户家的孩子越多,长大了怎么分地?怎么娶媳妇?”

  面对这种问题。

  勋贵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嫡长制度。

  但是百姓们做不到,他们没有这么大的利益动力,反而要想办法把每个儿子都照顾到。

  朱高炽一一细数道:“一户五口之家,田亩三十亩,每年轮作,属于小康之家。”

  “如果两个儿子成年,田亩会变成人均十五亩,直接降为平户之家。”

  “如果有五个儿子成年,田亩会变成人均六亩,连穿衣都成了问题。”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国强民富的国家就会陷入贫困,任何方法都无法改变。”

  朱棣沉吟片刻,抬起头说道:“你这算法不对,有些夸大其词。”

  朱高炽没有辩解,承认的点点头。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算的,我朝也有商业,会吸收不少的人口,但是也只是延缓而已。”

  “还有诞生的穷人,自然也娶不起媳妇,绝了后也算是一种消除贫困人口的方式,不过总体上是如此。”

  “而工业不同,工业会不但促进社会的繁荣,还会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百姓们不用只死守田亩,富余的人口,他们离开土地也能生存。”

  “像去年流民的事情,是不合理的,以我朝的土地和国土,哪怕人口繁衍至一万万,也能保持平和的社会形势。”

  “之所以诞生流民,是因为部分地区多余的劳动力,失去了田地,他们没有其余的生路。”

  “而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兴盛,会导致需要无数的劳动力,就能解决这种事情。”

  “如果达成了儿子的计划,我大明就算人口繁衍到两万万,也是能继续保持社会平和的”

  如果有了番薯,土豆等,就可以扩大到四万万。

  不是清末那种极度贫困的社会形势。

  如果再加上大航海,那就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不过番薯,土豆可不好获得,朱高炽也无法跟朱棣解释,所以没有提及。

  两万万。

  朱棣闻之动容。

  大明朝人口繁荣到两万万,又按照老大的说法,延缓了人口的繁衍速度。

  双管齐下下来,岂不是延长了国运?

  只是老大说的能成吗?

  这些都是他自个想出来的,道理听上去没错,可谁知道是不是真会如此呢。

  朱棣有些不敢相信。

  可老大自从推行工业发展以来,好像还的确没有说过错过,反倒是他涨了不少的见识。

  原来事情还能这样做。

  一种别样的知识,让他即新奇,也畏惧。

  因为陌生,而感到警惕。

  可好处也是实打实的。

  至少两千军户的问题就简单的解决了,一点波折都没有。

  还有银子。

  今年是燕王府这些年最宽松的一年。

  朱高炽不会认为自己能轻易的说服朱棣,所以举例北平城发生的事情。

  “汉朝之所以军队强大,因为有良家子。”

  “我北平地处军事重地,武风强盛,有十几万军户,只要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家传的打仗本领,读书识字,那就是十几万,几十万的良家子。”

  “可父王应当知道,北平各卫的军户,已经出现了贫困户,儿子招工的两千军户就是明证。”

  “穷人是成不了良家子的,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动力呢,反而会成为隐患。”

  “所以儿子一定要发展工业。”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