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洪武 第一百五十章 干预皇位继承(2/3)
“朕以为歌舞升平,实际上已经天下大乱了。”
“有了这么一个机构,朕就放心了。放了一大半的心啊。”
李淦干咳了一声,说道:“但是陛下,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朱元璋:“嗯?”
李淦说道:“俗话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朱元璋一愣,心想:这句俗话,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这话说的好有道理啊。
李淦干咳了一声,说道:“锦衣卫的职权,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成为百官系统之外的第二个官僚体系。”
“那样的话,锦衣卫也会迅速的腐败。陛下的反腐工作量,反而更大了。”
朱元璋缓缓地点了点头。
李淦说道:“因此,小臣斗胆恳请陛下,进行分权。”
“锦衣卫,只有接收举报,刺探情报的权力。却没有抓人和审问的权力。”
“如此一来,两种权力分开,他们徇私舞弊的可能就小的多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对李淦说道:“你这奏折,虽然只有短短几页,但是字字珠玑啊。朕要留下来,好好研究。”
李淦干笑了一声。
朱元璋又说道:“你立了如此大功,朕要好好赏赐你才行。”
李淦连声说道:“不敢,不敢。”
朱元璋却没有理会李淦的推辞。
他想了一会,说道:“朕刚才看你的奏折,错别字到处都是,而且这字也写的很难看。”
“看来,你是空有一身本领,肚子里却没有墨水啊。”
“这样岂能成为栋梁之才,为我大明出谋划策?”
“朕的太子年纪大了。但是他倒是有几个儿子,个个聪明智慧。”
“不如,你去做伴读,陪着他们读书好了。”
李淦:“啊?这……”
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怎么?你不愿意?”
李淦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倒也不是不愿意。只是,陛下的子孙,天资聪颖,我又耽误了这么多年,有点担心知识跟不上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说道:“放心。”
他想了想,说道:“你随我来吧,我带你去见见他们。”
“过一会,朕选派一个人,你做他的伴读。”
李淦没说话,心里有点不爽:本少爷在家里,那也是宝贝疙瘩啊,现在变成伴读了?那和给人当仆人当书童有什么区别?简直是岂有此理。
但是他没说话。
到时候看看吧,看情况再说。
李淦跟着朱元璋,很快到了太子东宫。
朱标并不在,朱标的四个孩子,正在读书。
话说朱标原配为常氏,育有二子,长子为朱雄英,次子为朱允熥。
朱标的妾室吕氏,也有两个儿子。长子为朱允炆,次子为朱允熞,三子为朱允熙。
这五个孩子,按照年龄大小排列。
嫡长子朱雄英,庶出二子朱允炆。嫡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生朱雄英的时候,朱元璋对金木水火土还没那么执着。
到后面就有点魔怔了。
总之,嫡长子朱雄英,妥妥的未来皇位继承人。
命不好,早夭了。
因此,原配只剩下了朱允熥这么一个儿子。
按道理说,嫡子这位置,妥妥就是朱允熥的了。
但是原配常氏死了,原来的妾室吕氏被扶正了。
于是原本庶出的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全都变成了嫡出。
偏偏朱允熥比朱允炆要小。
于是朱允炆变成了嫡长子。
朱允熥立刻变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老二。
唉,造化弄人。
总之,兄弟四个正在一块读书。
其实,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师父,现在说是在一块读书,其实更像是在一块看书。
或者说,在一块讨论学习。
这时候,朱允炆是最活跃的。
因为他年纪最大,而且自己是嫡长子,得到的关注最高,不免就有一种,我是主角,你们都是陪衬的感觉。
因此,这家伙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要做到最好。
读书的时候,别人刚刚会读了,他已经会背了。
作诗的时候,别人只写了一首,他已经写了两首。
为了保持这种优势,朱允炆天天点着蜡烛,晚上熬到半夜。
当朱元璋带着李淦走到书房当中的时候,这四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有了这么一个机构,朕就放心了。放了一大半的心啊。”
李淦干咳了一声,说道:“但是陛下,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朱元璋:“嗯?”
李淦说道:“俗话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朱元璋一愣,心想:这句俗话,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这话说的好有道理啊。
李淦干咳了一声,说道:“锦衣卫的职权,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成为百官系统之外的第二个官僚体系。”
“那样的话,锦衣卫也会迅速的腐败。陛下的反腐工作量,反而更大了。”
朱元璋缓缓地点了点头。
李淦说道:“因此,小臣斗胆恳请陛下,进行分权。”
“锦衣卫,只有接收举报,刺探情报的权力。却没有抓人和审问的权力。”
“如此一来,两种权力分开,他们徇私舞弊的可能就小的多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对李淦说道:“你这奏折,虽然只有短短几页,但是字字珠玑啊。朕要留下来,好好研究。”
李淦干笑了一声。
朱元璋又说道:“你立了如此大功,朕要好好赏赐你才行。”
李淦连声说道:“不敢,不敢。”
朱元璋却没有理会李淦的推辞。
他想了一会,说道:“朕刚才看你的奏折,错别字到处都是,而且这字也写的很难看。”
“看来,你是空有一身本领,肚子里却没有墨水啊。”
“这样岂能成为栋梁之才,为我大明出谋划策?”
“朕的太子年纪大了。但是他倒是有几个儿子,个个聪明智慧。”
“不如,你去做伴读,陪着他们读书好了。”
李淦:“啊?这……”
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怎么?你不愿意?”
李淦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倒也不是不愿意。只是,陛下的子孙,天资聪颖,我又耽误了这么多年,有点担心知识跟不上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说道:“放心。”
他想了想,说道:“你随我来吧,我带你去见见他们。”
“过一会,朕选派一个人,你做他的伴读。”
李淦没说话,心里有点不爽:本少爷在家里,那也是宝贝疙瘩啊,现在变成伴读了?那和给人当仆人当书童有什么区别?简直是岂有此理。
但是他没说话。
到时候看看吧,看情况再说。
李淦跟着朱元璋,很快到了太子东宫。
朱标并不在,朱标的四个孩子,正在读书。
话说朱标原配为常氏,育有二子,长子为朱雄英,次子为朱允熥。
朱标的妾室吕氏,也有两个儿子。长子为朱允炆,次子为朱允熞,三子为朱允熙。
这五个孩子,按照年龄大小排列。
嫡长子朱雄英,庶出二子朱允炆。嫡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生朱雄英的时候,朱元璋对金木水火土还没那么执着。
到后面就有点魔怔了。
总之,嫡长子朱雄英,妥妥的未来皇位继承人。
命不好,早夭了。
因此,原配只剩下了朱允熥这么一个儿子。
按道理说,嫡子这位置,妥妥就是朱允熥的了。
但是原配常氏死了,原来的妾室吕氏被扶正了。
于是原本庶出的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全都变成了嫡出。
偏偏朱允熥比朱允炆要小。
于是朱允炆变成了嫡长子。
朱允熥立刻变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老二。
唉,造化弄人。
总之,兄弟四个正在一块读书。
其实,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师父,现在说是在一块读书,其实更像是在一块看书。
或者说,在一块讨论学习。
这时候,朱允炆是最活跃的。
因为他年纪最大,而且自己是嫡长子,得到的关注最高,不免就有一种,我是主角,你们都是陪衬的感觉。
因此,这家伙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要做到最好。
读书的时候,别人刚刚会读了,他已经会背了。
作诗的时候,别人只写了一首,他已经写了两首。
为了保持这种优势,朱允炆天天点着蜡烛,晚上熬到半夜。
当朱元璋带着李淦走到书房当中的时候,这四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