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海 第二章(2/2)
在警察局呆了有三四天,期间父母来过一回,跟警察负责人简单交涉下,了解了具体情况,听说我还要几天才能走,也没什么办法,父母就离开了。
至于我们村的案情,我也从刘美丽的那里听说了一些,受害者两人都是年龄偏大的,一个43岁,一个51岁。两人共同点,被剜去眼球,同一个村,村里普遍对两人的评价很差,因为早些年这两人欺行霸市,还强迫一家人把30多亩的玉米地卖他,后来这块玉米地,在他俩的操作下卖给了当地一家企业,开了一家工厂。这都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也听说过一些,当时在村里闹得挺大,后来咋消停的就不清楚了。
警方顺着这条线索,初步判断是寻仇,并走访村里一些干部和普通老百姓,得知了一些跟这件事相牵扯的人。
本来有了线索,接下来的工作就会很好进行,当我在警局的第五天时,也就是放我走的当天夜里,我从刘美丽那无意间听到似乎又死了人,不过好像是隔壁村的,作案手法极其相似。
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只希望这几天的破事能早些结束。各种乱七八糟,村里那群老头老太太指不定又在议论我啥,我倒是无所谓,也不在意外人怎么想,但父母常年住在村里,各种流言蜚语,怕是要承受不小的压力。
借着警察局门口的灯光,等着出租。掏出一根已经皱巴的香烟,发现身上没有打火机,一气之下,把嘴里的眼丢掉,还用脚踩了踩。
闲着无聊我的大脑开始分析这起连环杀人案。如果是复仇,那么有必要等到现在吗?是因为我这个“活死人”,凶手可以把我当成挡箭牌,方便作案。但这又似乎说不通,毕竟警察不会信这些玄学,更何况,第三起命案我人在警察局,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凶手在等什么,这一等就将近20年,等仇人变老,等他们的势力变弱!?这又说不通,不说东北人性情如何,就单单农村人的思想他就不会想那么多。
那么由此可判断,大概率是突发性的作案,回去得打听下第三个受害者与我们村那俩人的有什么联系。
在马路边站了有二十几分钟,一辆出租车没看到,我便准备走走,南边有不少饭店酒店,打车应该容易些。
刚走出去不到2分钟,就看到一辆大众停在我面前,车窗摇下,刘美丽俊俏的面庞在路灯照射下多了一缕忧郁,让人不禁生出一种怜惜感。
“大晚上的不回家,在警察局门口压马路,你也是没谁了。
上车吧,顺路送你一段”,上了副驾驶,第一个感受就是香,真特么香。我很讨厌那种浓浓的香水味,但这种淡淡的香味,俩字形容就是“舒服,得劲儿”,上车后不免吐槽了下她们公安局的交通。
“你们公安局的交通是真的好啊,我等了20多分钟,一辆出租车没看到,就连滴滴都没人接单”。刘美丽横了我一眼说道:“首先呢,这里稍偏一些,附近也没什么饭店超市,其次谁没事来警察局,你指望犯罪分子天天自己打车来这投案自首呢”。
我有些无语,透过车窗,看着掠过的一盏盏路灯,我不由得叹了口气。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