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第48章 位列九卿,治粟内史,掌天..(2/2)
赢战此计,既是阳谋,又是在降维打击!
就算有极少数的聪明人,感觉到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布局完成前,也很难想到哪里不对劲!
随后,始皇帝又颁布了一道,任命王贲为帝国特使,赶赴魏地,统筹赈灾大局的旨意。
这道旨意,倒是没引起什么波澜。
显然,大家都知道魏地粮荒的起源在王贲,觉得皇帝陛下这是让王贲自己去擦当年的屁股。
赈灾的事,很容易出力不讨好,也没人和王贲抢。
最后,始皇帝颁布了任命咸阳候赢战,为治粟内史的旨意。
治粟内史,九卿之一,掌管大秦的钱粮财货之事。
当然,管的是公账。
至于皇帝和皇族的私财,由九卿之一的少府来掌管。
而事实上,大秦刚刚一统,百废待兴,府库的钱财倒有不少,但是粮食却没多少。
毕竟钱财是流动之物,只会流通不会消失。
秦灭六国后,六国王族和府库的财富,都汇聚在了大秦。
不管是大秦的府库还是始皇帝的私人金库,都满满当当的。
唯独粮食这种消耗品,无时无刻都在消耗,统一之前的战争中,消耗的更多。
所以帝国府库存粮,其实是告急的。
而这个问题,就是治粟内史负责头疼的…
前几日,始皇帝要调拨关中粮仓余粮,赈济魏地。
让之前的治粟内史想办法多弄点粮食,可是那位可怜的治粟内史哪有办法?
粮食又不可能凭空变出来…
于是,之前的治粟内史,一位秦人老臣,压力太大,上火生了背疮,就主动请辞了…
而现在,始皇帝任命咸阳候为治粟内史,也让大臣们没什么想法。
甚至还有些“同情”赢战,因为一个缺少粮食物资的治粟内史,做事还是很难的…
不但没什么机会立功,而且操心的事很多,帝国一应钱粮调配甚至官员俸禄的发放,都得治粟内史操心。
之前那位治粟内史,就是前车之鉴。
虽然说是老臣,但实际上也才不到五十,就因为操心的事太多了,压力太大了,所以头发全白了,不到五十看起来比七八十还老…
并且压力大到都生背疮了…
对于那些大臣们的“同情”目光,赢战心下一笑。
操心的事太多?
赢战求之不得!
越是要管的事多,赢战便有越多的权力来执行秦法!
也就有更多刷奖励点的机会!
治粟内史,掌天下财政,一切钱粮相关之事!
还怕没机会行秦法,得奖励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