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途 第六章 画安往事(2/4)
穷富,一定回来与晓兰小姐缔结白首之约……”
民国十一年,书生从南洋捎信回来,并附上蓝花楹种子一株,写道:“晓兰,思你念你犹如心绞,奈何山高水远,今送蓝花楹一株,聊代我陪伴你身旁,以解相思之苦。”
晓兰将蓝花楹细心栽培,日日苦盼情郎归来。左等右等,一晃三年也不见人回,信倒是又来了一封,告诉晓兰,他在南洋已经成家立业,就此别过,勿念。晓兰受不得打击,大病一场,病好后,在家里安排下准备嫁人。出嫁前夕,听到隔壁书生家的老母亲在哭泣,晓兰前去询问,方才得知,书生在南洋并没有成家,而是身染重疾,因为不想耽误晓兰小姐终身大事,故向她撒谎说自己已经成家,为的是断了晓兰的念头。给晓兰小姐写了那封信后,书生就病故了。
晓兰小姐得知真相,便投井殉情。
至今,据说在画安某处街头,尚有一口井,井旁一株蓝花楹,每到五月,蓝花盛开,犹如那个蓝衣少女重现,翘首南望,盼望意中人能够归来……
这个故事,是周小津记事起就深刻心头的,只是那个讲故事的女人已经不在了,这个故事也只能化作每个午夜梦回时的耳边回响,伴他度过漫长的成长岁月,也伴他度过海外十年的漂泊日子。
这个故事虽说是悲剧,但因为“蓝花楹”的名字太美,恁是让悲剧被渲染上美丽的氛围,让人忧伤之余又憧憬起来。
在如今这个爱情唾手可得的年代里,爱情还会有如此强烈的浓度吗?浓烈到为对方去死。陈千禾是不信的,所以,它只是故事而已。
“这个故事,我第一次讲,谢谢陈小姐成为我第一个听众。”周小津说。
陈千禾笑说:“周先生是演奏家,我是周先生的听众,应该去看周先生的演奏会才对,没想到反而是听周先生给我讲故事。想来,别的观众即便买了票,也没有我这般待遇吧,所以荣幸之至。”
陈千禾只知道,远在滇省省会春城,有一条闻名的蓝花楹大道,是网红打卡胜地,每到花季,蓝紫色的花朵如梦似幻,一大片,罩满半座城,却不成想它承载的故事却是从闽南小城开始的。
和周小津分开后,陈千禾回到酒店房间,特意搜索了蓝花楹的资料,蓝花楹的花语果真是在绝望中等待爱情。想到周小津讲的晓兰小姐的故事,陈千禾不甚唏嘘,怀着惆怅的心情睡去。
而周小津回到酒店套房时,迎接他的只有苏媛。
“林恒呢?”
周小津向厨房的位置探了探头,苏媛道:“知道你要回来,我提前把他支走了。”
周小津知道苏媛有话对他说,且不会是好听话,于是乖乖坐到沙发上听训。
“你现在倒是一副老实的样子,早上直接甩脸子走人多嚣张啊?”苏媛也在沙发上坐下来,语气严厉,像是教导主任。
周小津不吭声,苏媛也知道周小津的反应就是如此,他随便她说,且不会悔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苏媛训了一会儿也自觉没趣,便岔开话题说起了正事。
苏媛说:“周教授他们决定办一场周老先生的作品音乐会,也是为了纪念周老先生,这个音乐会首演肯定在西京,毕竟是咱们秦省的艺术,之后肯定会有全国巡演,你刚好也回国了,我就替你作主答应了周教授他们,说你会参加这个音乐会,小津,你不会拒绝吧。”
苏媛看着周小津,周小津在她的注视下终于点了点头,这让她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津只是对周大山一人意气用事,这么重要的事他肯定不会耍小孩子脾气的,他毕竟是周老先生的孙子,是正宗的第三代秦筝传人,看在周老先生份儿上,小津也不可能没有大局意识。而对于苏媛来说,她有自己的私心,如今小津回国了,以后事业重心就从海外转回国内了,她是小津的经纪人,就要好好帮小津规划国内的事业路线。www.xszww8.net
虽然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广民乐,民乐也以不同形式努力走向世界,但相比钢琴、小提琴这类西洋乐的知名度,民乐还是比较小众,古筝在民乐之中已经算是普及度比较广的了,但依然僧多肉少,国内有限的古筝市场上,目前受众最广的演奏家就是夏明笑、周又商这些中生代,新生代里,则是以唐天齐为代表的几名青年演奏家,周小津相当于国内古筝界的路人甲。
没有知名度,如何卖票?
抛开市场谈艺术,就像纯文学一样,只能孤芳自赏,最后自生自灭。作为艺术家的经纪人,苏媛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让艺术变得有价值,在演奏家本人,可能是社会价值层面,而对于演奏家的经纪人,那就是经济价值的体现了。让周小津的艺术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就是苏媛的社会价值。
所以,她想利用“周川先生作品音乐会”的机会,隆重推出周小津。周小津是古筝世家子弟,背靠周又商、周又宫的大树,又有周川老先生这把巨伞,没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民国十一年,书生从南洋捎信回来,并附上蓝花楹种子一株,写道:“晓兰,思你念你犹如心绞,奈何山高水远,今送蓝花楹一株,聊代我陪伴你身旁,以解相思之苦。”
晓兰将蓝花楹细心栽培,日日苦盼情郎归来。左等右等,一晃三年也不见人回,信倒是又来了一封,告诉晓兰,他在南洋已经成家立业,就此别过,勿念。晓兰受不得打击,大病一场,病好后,在家里安排下准备嫁人。出嫁前夕,听到隔壁书生家的老母亲在哭泣,晓兰前去询问,方才得知,书生在南洋并没有成家,而是身染重疾,因为不想耽误晓兰小姐终身大事,故向她撒谎说自己已经成家,为的是断了晓兰的念头。给晓兰小姐写了那封信后,书生就病故了。
晓兰小姐得知真相,便投井殉情。
至今,据说在画安某处街头,尚有一口井,井旁一株蓝花楹,每到五月,蓝花盛开,犹如那个蓝衣少女重现,翘首南望,盼望意中人能够归来……
这个故事,是周小津记事起就深刻心头的,只是那个讲故事的女人已经不在了,这个故事也只能化作每个午夜梦回时的耳边回响,伴他度过漫长的成长岁月,也伴他度过海外十年的漂泊日子。
这个故事虽说是悲剧,但因为“蓝花楹”的名字太美,恁是让悲剧被渲染上美丽的氛围,让人忧伤之余又憧憬起来。
在如今这个爱情唾手可得的年代里,爱情还会有如此强烈的浓度吗?浓烈到为对方去死。陈千禾是不信的,所以,它只是故事而已。
“这个故事,我第一次讲,谢谢陈小姐成为我第一个听众。”周小津说。
陈千禾笑说:“周先生是演奏家,我是周先生的听众,应该去看周先生的演奏会才对,没想到反而是听周先生给我讲故事。想来,别的观众即便买了票,也没有我这般待遇吧,所以荣幸之至。”
陈千禾只知道,远在滇省省会春城,有一条闻名的蓝花楹大道,是网红打卡胜地,每到花季,蓝紫色的花朵如梦似幻,一大片,罩满半座城,却不成想它承载的故事却是从闽南小城开始的。
和周小津分开后,陈千禾回到酒店房间,特意搜索了蓝花楹的资料,蓝花楹的花语果真是在绝望中等待爱情。想到周小津讲的晓兰小姐的故事,陈千禾不甚唏嘘,怀着惆怅的心情睡去。
而周小津回到酒店套房时,迎接他的只有苏媛。
“林恒呢?”
周小津向厨房的位置探了探头,苏媛道:“知道你要回来,我提前把他支走了。”
周小津知道苏媛有话对他说,且不会是好听话,于是乖乖坐到沙发上听训。
“你现在倒是一副老实的样子,早上直接甩脸子走人多嚣张啊?”苏媛也在沙发上坐下来,语气严厉,像是教导主任。
周小津不吭声,苏媛也知道周小津的反应就是如此,他随便她说,且不会悔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苏媛训了一会儿也自觉没趣,便岔开话题说起了正事。
苏媛说:“周教授他们决定办一场周老先生的作品音乐会,也是为了纪念周老先生,这个音乐会首演肯定在西京,毕竟是咱们秦省的艺术,之后肯定会有全国巡演,你刚好也回国了,我就替你作主答应了周教授他们,说你会参加这个音乐会,小津,你不会拒绝吧。”
苏媛看着周小津,周小津在她的注视下终于点了点头,这让她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津只是对周大山一人意气用事,这么重要的事他肯定不会耍小孩子脾气的,他毕竟是周老先生的孙子,是正宗的第三代秦筝传人,看在周老先生份儿上,小津也不可能没有大局意识。而对于苏媛来说,她有自己的私心,如今小津回国了,以后事业重心就从海外转回国内了,她是小津的经纪人,就要好好帮小津规划国内的事业路线。www.xszww8.net
虽然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广民乐,民乐也以不同形式努力走向世界,但相比钢琴、小提琴这类西洋乐的知名度,民乐还是比较小众,古筝在民乐之中已经算是普及度比较广的了,但依然僧多肉少,国内有限的古筝市场上,目前受众最广的演奏家就是夏明笑、周又商这些中生代,新生代里,则是以唐天齐为代表的几名青年演奏家,周小津相当于国内古筝界的路人甲。
没有知名度,如何卖票?
抛开市场谈艺术,就像纯文学一样,只能孤芳自赏,最后自生自灭。作为艺术家的经纪人,苏媛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让艺术变得有价值,在演奏家本人,可能是社会价值层面,而对于演奏家的经纪人,那就是经济价值的体现了。让周小津的艺术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就是苏媛的社会价值。
所以,她想利用“周川先生作品音乐会”的机会,隆重推出周小津。周小津是古筝世家子弟,背靠周又商、周又宫的大树,又有周川老先生这把巨伞,没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