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23章:这天下间的灵气,你独占八分...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23章:这天下间的灵气,你独占八分...(1/2)

  在大唐初期,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农耕文明,还没有达到巅峰。

  一直到晚唐,人口的暴增,以及对于财富的渴望,催促着人们,不断钻研更高效的生产工具。

  诸如代耕架一类的东西,应运而生!

  柳白带着李二参观了一圈,李二的眼睛,越来越亮。

  最后一个看的,是曲辕犁。

  李二彻底走不动道了。

  关中一带,多为黄土,质地紧密,用代耕架最合适不过。

  换句话说,代耕架虽然很好用,但也只适用于关中。

  可大唐粮食产量最多的地方,却是江东和江南一带。尐説φ呅蛧

  这些地方大多是黏土和湿土,用代耕架走过一遍,用不了多久,土壤就会自己覆平。

  而曲辕犁挖出来的沟壑,要比代耕架深上好几倍,正适用在江东和江南地区!

  李二心里直痒痒,道:让朕来试一试!

  他亲自上前,牵起耕牛。

  由于刚刚下过几场小雨,农田里满是泥泞。

  健壮的耕牛,拉着曲辕犁,毫不费力的挖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

  如今变得鬼精鬼精的李承乾,小跑着来到李二身后,每走一步,就往沟壑里扔一块土豆苗,自然有其他的农户,拿着铲子,将沟壑填平。

  一垄地,转眼间就种完了。

  李二抚掌大笑。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可见心里,是何等的高兴!

  两种农具相辅相成,适用于任何地区,大大提高了耕种的效率,或许几年之后,大唐就再也不必因为粮食发愁了!

  柳白啊!

  李二感叹一声。

  这天下间的灵气,你独占八分...

  柳白莞尔一笑,道:柳白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李二笑吟吟的说道:你总是如此谦让,若在民间,便是无上的美德,可一旦入朝,并非什么好事,切记,切记!

  这番话,若是被房玄龄等人听去,还不知会被腹诽成什么。

  柳白谦让?

  若是他谦让,这世上就没有狂傲的人了。

  当然,人家也有狂傲的资本...

  李二从李承乾的篮子里,取出一块土豆苗,放在手心仔细端详着,好半天才说道:现在,朕又充满了信心!

  他拍了拍李承乾的头顶,道:承乾,日后定要跟你柳大哥多学一学!

  李承乾咧嘴一笑,道:父皇,孩儿知道了!

  说完,他偷偷朝柳白挤了挤眼睛。

  看样子,他也知道,柳白为什么突然把他逮到田里来了。

  这两样农具,可谓国朝利器,比筒车还重要几分,朕回宫之后,就会让将作前来,届时,你可与他商议,敕造新式农具的事宜!

  又来了一笔生意!

  柳白一笑,自是没有不答应之理,拱手道,柳白领旨!

  ...

  李二迫不及待的回宫去了。

  自从大唐立国以来,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州府上书,索要钱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

  银子,李二多得是。

  崔家和王家的族产,都被他收入囊中。

  况且,柳白为他解决了建造书院的银子。

  现在让内府拿出一两百万贯,跟玩一样。

  可粮食,却不是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

  再大的世家,也不可能存多少粮食。

  加上朝廷出兵,远征突厥,粮食的缺口就更大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耕种!

  其实柳白很想告诉李二,今年不管种多少粮食,都会被蝗虫吃的干干净净。

  可他没有说。

  就算他说了,难道全天下的老百姓,就不种粮食了?

  显然是不可能的。

  何况,柳家还有银子赚。

  回家刚刚吃完午饭,将作大匠阎立德,就遵照李二的吩咐上门了。

  坐在熟悉的大厅里,阎立德显得有些忐忑。

  上次被柳白坑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也不知道这一次,从柳白手里购买农具,要花多少银子...

  柳公子...

  阎立德干笑一声道。

  阎大人...

  柳白也在笑。

  不过他的笑,是发自肺腑的。

  老夫就不绕弯子了,这次陛下给了十万贯,您看能购买多少新式农具?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