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八十三章 白嫖皇帝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八十三章 白嫖皇帝(2/3)

r>  这可是除了京城之外第二大工业重镇。

  不过这时候正是秋收完成,各地税粮运输的时间,所以运河上到处可见一队队运粮船,而且都是民夫运输而不是士兵。

  「这都是交公粮的?」

  杨丰饶有兴趣地说道。

  一队运粮船正在从他们旁边驶过。

  船上一个老者正用吴语喊着后面船上的民夫。

  「交公粮,这个词倒是很贴切。

  这些的确就是交粮的,各地每万石额粮设一粮长,秋收之后各地里甲督促百姓,将税粮送到粮长处,凑足一万石之后,粮长带着服徭役的民夫送到各处仓库。

  这就是个粮长。」

  张显宗指着那老者说道。

  「县官呢?」

  「县官?地方官不管,只是派人于征收前,与粮长一同进京领勘合,陛下以为税粮不经地方官员之手,也就杜绝了贪墨。这些粮长可不一般,他们进京是要面圣听宣谕,地方官就是点充何人为粮长,并监督粮长,但整个缴纳过程都不经地方官之手。税粮征收之后,留存地方使用的,交地方仓库,上交京城的由粮长送京城,就是输往各地卫所的也是粮长送去指定仓库。

  而且粮长有编造册籍,科派徭役之权。

  还有教化地方之权。

  甚至还管部分民间诉讼,带着民夫修缮水利,乃至于检举不法官员,地方之上如今权最重者就是粮长。

  一个县也没几个。」

  「所以你们的县官究竟干什么?

  这都被下面的这些干了,乡村有里甲,再上有粮长,民间还有别的吗?」

  「还有耆宿,乡里德高望重老人处理民间纠纷。」

  「县官就是偶尔下乡视察?」

  「呃,官吏不得下乡。」

  「不下乡?」

  「严禁下乡,陛下以官吏下乡扰民故严禁官吏下乡,有事发牌传唤,值年里甲携信牌前往传唤,三呼不至方可遣皂隶下乡拘拿。」

  「他这是防官如防贼啊!」

  杨丰忍不住惊叹道。

  张显宗只是怅然一笑……

  估计对他的评价也很赞同。

  这真就是防官如防贼,税粮不能经手,这年头地方除了税粮,真没有别的大额收入了,地方官不经手,也就杜绝了贪墨的可能。官吏不得下乡,也就杜绝了敲诈勒索的可能,毕竟他们想勒索也没条件,难怪后世文人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

  这简直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

  我们就不能是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了吗?

  你用得着这么防我们吗?

  我们是贼吗?

  人与人之间就不能有一点信任了?

  「什么人能做粮长?」

  杨丰问道。

  「家里田地最多者,一旦这万石税粮收不足,粮长要自己添上,故此只能找这些家里田地最多者。」

  「地主呗!」

  「地主,这个称呼亦可。」

  所以这就可以理解明朝很快就出现士绅做大了。

  朱元章设计的不错。

  粮长,里甲,这实际就是乡和村两级地方自治体系,再加上个耆老充当监督,而且官吏严禁下乡,事实上就形成了基层自治。而以地主为粮长,也就确保税粮不会缺了,毕竟缺多少都是粮长自己掏腰包补上,首先保证了他的利益不会受损。

  这样杜绝地方官害民的同时,也保证了地方治理。

  但是……

  也给地主们完全控制基层留下了法律依据。

  他这时候不用在乎。

  因为还有他那个大诰在。

  百姓可以抓了粮长直接进京,粮长不敢为非作歹,只能担着这个苦差,税粮收不够的情况肯定常见,然后只能自己掏粮食补上,事实上是在削弱这些地主的财力。

  可他死后大诰沦为废纸,那时候百姓对粮长就没有威慑力,后者很容易完成官绅勾结的地方豪绅化,那时候收不足税粮,就不是粮长自己补上,而是逼着农民借高利贷,然后粮长趁机兼并土地了。

  「可是,他为何不干脆一直把官府下沉到粮长一级?」

  他问道。

  「何意?」

  「就是干脆在县以下,再设立个行政机构,比如说乡。」

  「你知道一个县有多少官吏吗?」

  「多少?」

  「上元县作为京城首县,有知县一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此乃官,另有司吏十四,典吏二十六,此为吏,官吏合计四十三人,这是上元县,可算天下第一大县,总共这些官吏。至于其他那些县,缺县丞者有,缺主簿者有,吏员多则二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