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山 第四章 归国(2/2)
王梓竣听他虚伪的客套,心中轻哼一声,脸上倒是堆着同样热情的笑容,一边伸手相握一边说:“你我二人本是校友,又同是**人,只因学业太重忽略了友情,实在是不该,能与国翰兄同船回国也算是了却了些许遗憾!”
王梓竣知道这李国翰是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嫡亲孙子,李国翰自己也颇引以为傲,在军校学习期间与**留**很少交往,也不参加留**会的活动。在旁人看来觉得他依仗李鸿章的威风混个留洋的名声回国受勋而已,便将他划在了纨绔子弟的行列。但是他又不融入军校内满清权贵子弟的圈子,只与日本贵族子弟相交往。军校的老师和**尊敬他的**,加之李国翰学习努力,遵守操典,所以并不为难他,任由着他怪异的性格。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中出了名的两个怪人,一个是李国翰,另一个就是王梓竣。
王梓竣的“怪”与李国翰截然相反,王梓竣不仅在陆军学校中广交朋友,而且活跃在东京**留**的交际圈中,却少与日人深交,日人中只有和他的老师前田贞一中佐关系密切。王梓竣是国内锦州府的留**,没有显赫的家世,据说是凭着家底殷实出国留学的。一个土财主的后代放弃家业立志从军很令同学们想不通,好在王梓竣通晓人情世故且风趣幽默与同学相处融洽,出手又不寒酸,大家便不再深究,认真地与他玩到一起。
两人一番太极推手般地客套过后,李国翰探问道:“梓竣兄,尚有半年才将结业,为何此时回国?”
王梓竣眉头紧蹙,叹口气说:“收到家中传讯,家父身染重病,王家仅我一独子,哪怕放弃学业也要床前尽孝为是。唉……”
李国翰正待劝慰,王梓竣话题一转:“我没记错的话,国翰兄应与我同年结业,为何也急着回国?”
李国翰一愣,旋即掩饰性地干咳一声,说道:“下月是祖父十年忌辰,父亲催我回去,散居各地的李家人也借机团聚一下……”
王梓竣使劲点点头,似乎认可了这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两人一时找不到话题,都各怀着心事面上带着微笑注视着烟波浩渺的海面。
水手们干完活,吆喝着让大副检查,看报纸的大副随手将报纸一丢,嘴里叨叨咕咕地挺着大肚子晃悠过去。
丢弃的报纸被轻柔的海风慢慢托起,在甲板上旋舞着奔向大海,不料被船栏旁的李国翰挡住了去路,只得无可奈何地贴到李国翰的腿上。李国翰将报纸拾起,不经意地看了看版面,这是一份前些天的“东京朝日新闻”,报纸显著位置用硕大的标题写着“明治44年十月十三日,支那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攻陷汉口、汉阳!清国危急!”
李国翰不动声色地把报纸揉成一团丢进了海里。
“船要进港,注意安全,请旅客回到各自的船舱!”一名摇着小铃铛的服务员无精打采地边走边用日语提醒甲板上的旅客远离船栏。
李国翰好像松了一口气,借着这个由头与王梓竣拱手告别。
王梓竣在甲板上又贪婪地做了几次深呼吸才回到了船舱。他住的是贵宾房,单人单间,日本客轮的贵宾客房相比欧美客轮显得很狭小,但是客房里的设施也相对袖珍,倒也不会让人感到局促。王梓竣倒在卧铺上,微闭着双眼,“长野丸”拉响了汽笛,伴着亢奋的汽笛声和船身轻轻的摇晃,王梓竣的思绪飘回了日夜想念的家中,仿佛又闻到了继母李氏做的“芙蓉蟹丸”的香气。
【注】‘东京振武学校’是一所专为**留**开办的预科军事学校,为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所属,毕业后下部队见习一段时间才可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的“士官”不是指欧美国家军队里所称谓的‘士官’,日本军语的‘士官’等同于初级军官,而与欧美军队里‘士官’相对应的日军称谓是“军曹”或“曹长”。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