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耕耘贞观 > 第九十二章 熬出头了

耕耘贞观 第九十二章 熬出头了(2/3)

郑白渠的培养出来的药材种植成员,也能直接安排过去!”

  “那郑白渠不种植药材了吗?”温彦博倒是有些意外的对着李泰问道。

  “再过几年长安的人口会飞速增加,到时候郑白渠的土壤成熟后,可能都要种粮食了。”李泰略带着几分调侃道,“您该不会问我,为什么长安人口会增加吧!”

  温彦博听到李泰的话,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倒也没有说话。

  可以说随着东突厥的被解决,大唐的威严初步建立,尤其李世民还被推举为了天可汗,是个人都知道大唐的国运蒸蒸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安作为大唐国都,人口不断的攀升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就是说,需要翻新郑白渠河吗?!”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语,神色不由严肃起来。

  李泰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件事情,还需要交给专业的人考察后再说。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再修条运河,把翻新后的郑白渠跟渭水连接起来。

  这样以后调度物资也会方便许多!”

  “那你可是要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之人?”李世民不由好奇的向着李泰说道。

  “我听阿耶的!”李泰耸耸肩道,“不过,我觉得还是先等杜尚书把渭水计划先完成。

  毕竟一下子开展太多的工程,对国力损耗太大,我们大唐的底子到底单薄了几分。”

  “圣人,越王所言甚是!”萧瑀这时候走了出来,对着李世民说道:“还请圣人不要忘记了隋朝旧事,那隋炀帝便因徭役连连,才让大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李泰倒是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萧瑀,没有想到这位人物居然会出面帮助自己。

  李世民听到了萧瑀的话,倒是点点头说道:“朕会先派人对郑白渠区域进行调查的。”

  随着有关郑白渠的事情落幕,关于李泰的事情便过去了。

  李泰还是先跟李靖所在的兵部完成肉干交易的事。

  因为李世民觉得对李泰在职务上不需要赏赐太多,那就在物资上赏赐。

  所以便收回了在养鸡场这些地方的股份,但李泰还是要尽肯能的供应军队,只不过从无偿贡献,变成了兵部采购。

  不过这个价钱,李泰表示永远比市价第一层,李靖对李泰行礼,觉得李泰很识大体的。

  当然,除了跟李靖交流以外,另外一个则是跟太仆寺的张万岁商议。

  第一次听到这么嚣张的名字李泰都愣了愣,但现在的大唐顶多避讳皇帝,可没有避讳万岁这两个字。

  所以李泰跟张万岁打交道,那多少带着几分的好奇。

  唯一知道得是,张万岁马政弄得很不错,像是李靖这次奇袭用的马匹,基本上都张万岁接手了太仆寺之后供应的。

  一战打完,李靖表示骑兵需要补充新的战马,张万岁更拍着胸膛表示没有问题。

  而李泰原本便有跟太仆寺有过合作,现在更提出了种植牧草的想法。

  张万岁主动找上李泰,表示等到草种到了农业学府,希望能让太仆寺的人跟着学习培养。

  李泰自然没有任何反对,毕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太仆寺对自己的示好了。

  不过,李泰现在也明白李世民并不想要自己与军队接触过深。

  所以与李靖与张万岁两人也都只是秉承公事公办的原则,基本上干好了事情后,李泰便并没过多深入交流了。

  同时,李泰也跟着房玄龄聊了聊,房玄龄把太医令介绍给了李泰,让农业学府的医科与太医署进行直接的对接,第一步,先把医舍模式在京畿道给铺开来。

  李泰非常感谢房玄龄能够这般支持自己,便对房玄龄道了谢,然后就高兴了的离开了。

  不过李泰并不是很会察言观色,房玄龄看着李泰多少有几分犹豫与挽留,但思考再三还是没有把李泰叫住,而是任由李泰离去。

  回到高陵,李泰告诉刘神威做好与医舍对接的事情,这让刘神威非常的兴奋,马上准备了起来,毕竟完成了这一步,也算是彻底得到朝廷的支持了。

  而李泰可惜的是马周去处理渭水问题后,自己身边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毕竟自己身边真正有政治智商的也就马周,自己知道他未来能从布衣一路坐到丞相,是个绝对的政治天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自然相信马周,至于其他李淳风、吕才、刘神威、魏旭,他们有没有政治智商李泰都觉得有几分怀疑。

  剩下来的杜楚客和颜勤礼,说实话,如果他叫杜如晦的话,李泰倒愿意全心全意的听话。

  但杜楚客,自己真没什么印象啊!

  至于颜勤礼,如果可以,李泰真不想要让颜勤礼参与这些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