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耕耘贞观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学子们的安排

耕耘贞观 第二百一十二章 学子们的安排(2/3)

天津城这地方靠着自己劳动能创造财富时,自然就老实了。

  “燕王。”王真儒来到李泰的身边,开口道,“天津渡口,天津城,以及到天津港口的驰道已经全部完成,整段驰道全部都能投入使用了!”

  “很不错!”李泰点头道,“接下来你继续修路,主要是天津城到天津周边的城市,县城,城郭,以及村落,分别修建八辆马车并行的道路,六辆马车并行的道路,四辆马车并行的道路,以及二辆马车并行的道路!”

  “这会要命的吧!”刚刚修好天津城内驰道的王真儒不由张大了嘴巴。

  “没办法!”李泰无奈摊开手,道,

  “这些百姓大量的聚集到天津城来,总归需要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让他们生存下去。

  否则他们若在天津城无所事事,时间久了,必然会滋生事端。

  而我想来想去,你不是一直都缺人嘛,这不给你补上了!

  “多谢大王挂心!”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还能怎么办呢,肯定是把命令先接下来啊!

  “好好规划整个幽州的路程,现在还没有什么,等到幽州继续热闹起来,若你修建的道路出了什么问题,怕不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给骂死!”李泰笑呵呵道。

  “应该不会吧!”王真儒听到了李泰的话喃喃,但心中不由想到。

  但看整个天津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热闹起来,当初建立城池时,天津城也不过只是些燕王从高陵带来的徭役。

  但现在整个天津城的人口却已经过一万户,这已经是一些下州数量了!

  不过王真儒,很快便回过神来对李泰恭敬行礼,道,“下官明白了。”

  李泰挥挥手,便让王真儒继续去修路去了。

  说实话,想要把整个幽州的道路修建起来,这看起来好像是很容易,但实际上是个天坑。

  在郡县以及也许还能够挣扎一下,但若是城郭和村子也要进行修缮的道路的话,李泰却是不知道十年够不够啊!

  不过,李泰倒也没有太过在乎,因为让王真儒修路,只是给那些来到天津的百姓一个干活的地方,同时也希望通过修路这种劳动来改造这些老百姓。

  毕竟在这个时代想要教育百姓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事情,但通过劳动对老百姓进行改造,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成本最低廉的一种方式了,让这些百姓熟悉自己的工作模式。

  “大王,薛刺史来信,询问什么时候开始在沧州修路!”白鹤来到李泰面前询问道。

  李泰摇摇头道,“先等小麦播种了,田里面农活干完,我们这边才会派遣徭役过去。

  让他也先把小麦给推广开来,至于修路的事情,等冬天在说。”

  听到这话,白鹤倒没多少意外,或者说这种事情真干太多了,已经没什么感触了。

  李泰则开口道,“对了,冬天修建需要准备的各种物资,是否已经通过运河送到沧州了?

  毕竟是冬天干活,若是一不小心可是会出人命的绝对不能轻乎了!”

  白鹤对李泰认真回答:

  “在把农业学府的学子们派遣过去教授他们小麦种植时,便在当地修建了仓储。

  各种冬天需要的物资都有所储备,尤其是存储小麦的粮仓,都按照防火标准去修建的。

  现在还抬高了沿口高度,避免因水灾把粮食糟蹋!”

  李泰听到这话点点头,实际上那种存储在地下的防火粮仓,最大的作用就是避免那些贪污受贿的家伙,狗急跳墙了想要一把火烧毁粮。

  如果只单纯破坏粮食,比如说用水淹的话,那多少还是能留下一点残余知道贪污了多少。

  但火烧了,那可就真是全没了。

  “对了,另外吕山长传令过来说,按照您的命令,今年毕业学子已陆续向河难受灾各县城安排,协助各县城尽快的恢复生产。

  这些学生已经在当地建立了农学社,开始就近传播农业学府的农业知识,让当地百姓去补种小麦。”

  “这件事情挺重要的!”李泰点头,郑重道,“写信告诉吕才让他把这件事情抓紧。”

  “诺!”白鹤点点头,神色郑重了不少。

  说实话本来这批学生在七八月份毕业后会陆续安排到幽州来。

  毕竟天津城也算是百废待兴,需要它们的地方真的很多,但白鹤没有想到的是,在河南地区发生水灾后,李泰直接下令,把已到洛阳地区的学子们,送到河南去救助灾难。

  而等到李淳风到了后,经过杜如晦同意,这些只要是协助救灾的学子,基本上都直接被任免为当地的农官,传播小麦种植的知识。

  说实话,对杜如晦来说,在受灾后,让这些地区的第一时间恢复生产是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这次秋收没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