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科幻 > 首富从穿梭1990开始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团队的作用

首富从穿梭1990开始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团队的作用(2/3)

定要有的电动轨道的情况下,他也用人力勾勒出来了一套流水线生产的管道。

  他规划好了堆料区,规划好了传递流程。

  虽说是在民房这样一个生产条件下,但是也井井有条的开始产出产品了。

  工人们虽然都是生手,但是经过他的教导和管理,生产效率也在逐步提升。

  作为生产车间使用的平房,虽然一进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颇为简陋的感觉,但是那些正在生产的工人,给人的感觉却是专业。

  赵咏评见游戏机和学习机的生产成功落地,他整个人也放心了下来。

  他之所以放心,是因为他觉得作为初创企业来说,有得生产,人心才会安定。

  生产赚不赚钱甚至都不重要,要有一个像是重型船锚和定海神针一样的东西,让大家安定下来才最重要。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赵咏评想要做的就是拥有“超强纠错、超高音质”的录音播放磁带一体机了。

  他在仲山电子厂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一部分的技术验证。

  想要达到他要的效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需要加入芯片进行相应的辅助运算。

  磁带机的磁带,是通过模拟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数据。

  所以,理论上来说可以不使用芯片,只采用纯机械结构,就能够播放出来声音。

  但是,正是因为输入和输出的是模拟信号,不管是磁带本身磁粉的颗粒度,还是读取磁粉的过程,哪怕就是如今市面上主流的翻录磁带的翻录时的状态,都会影响音质。

  而这种影响在纯机械的层面上是解决不了的,想要解决就需要加入芯片,在附以一套算法才行。

  好在,这方面正是赵咏评专业的地方。

  赵咏评最专业的地方,其实还是这种技术上的事情。

  所谓的厂长,不过是一种被人踢出北面的一种操作而已。

  人家在踢走他之前,就已经知道仲山电子厂是个什么样子,按照道理来讲,他已经应该永世不得超生,随着这个厂子一起烂在仲山电子厂。

  哪里能够想到,他能够遇到郝莾这种在常理之外的贵人,竟然意外的将仲山电子厂救活了。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如此,仲山电子厂作为一个烫手山芋,一瞬间就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不善于进行这种斗争的赵咏评,没有意外的再一次的失败了。

  而他这一次选择了自己出来,没有选择走新诚电子厂走的赛道,他始终觉得生活在新诚电子厂的阴影之下,吃一些新诚电子厂没有吃完的残羹剩饭,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他没有想到仲山电子厂那边竟然把这样一个权宜之计,当成了是版本答案一样的东西。

  他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是为什么。

  就算是他自己,都不确定供给自己货的新诚电子厂,会不会某一天就不再供货了。

  这种生命都被抓在别人手中的感觉,实在是太差了。

  所以,赵咏评在磁带录放机上,就想采用更加通用的芯片。

  用这种通用性更高的芯片,这家供货商不供货了,还能有其它供货商供货。

  只不过,缺少了新诚电子厂那边才有大容量存储芯片,会在开发阶段增加一点难度。

  但是,对于赵咏评来说,这正是他的技术能够解决的范围之内。

  仅仅三周的时间,赵咏评就完成了样品的试制工作。

  同样的一盘磁带,放到一台普通的磁带播放机里和他制作出的原型机里,音质的确有了差别。

  原型机的音质更加的清澈,虽说难免有一些“电子味”,但是都听磁带了,应该也没谁追求高保真和还原了。

  赵咏评还分别测试了来自于曰本的原装磁带,以及陆地这边大厂生产的磁带,还有陆地这边小厂生产的磁带。

  三种磁带在普通的播放机上,播放的效果差别明显。

  特别是小厂生产的磁带,不光音质特别差,磁带还很容易就会打结把磁带机卡死。

  而在原型机这里,虽说不能完全保证音质没有变化。

  但是,就算是最差的小厂生产的磁带,音频的效果,也能够达到曰本那边磁带的九成左右效果。

  而这对于没有播放过曰本磁带的普通人来说,就可以算得上是极高的音质了。

  赵咏评这时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而录音和翻录这两个事情上,赵咏评也耗费了很多功夫。

  录音要有麦克风,普通的录放一体的磁带机,也就只有一个录音的麦克风。

  录到了什么就是什么,有杂音,有机器转动时候的底噪,这些都会被录进去。

  赵咏评在原型机上使用了两个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