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持宝剑动星文 第一章 启事(2/3)
回首往事,其父征战天下。发迹西北,初入霆州怀义军,驻守寻策,以军功升任仁勇副尉。地节元年击败东焘起义军,官拜归德朗将。地节三年,平定昌扶之乱有功再升孝元节度使。地节七年竟宁内乱,诛杀逆臣孤获全,官拜正一品天策上将,赐名宋天拥。拥兵百万,独揽大权。地节十三年,文帝不政取而代之。建国大许,国号章武。宋天拥出谋划策,宋天玄攻城略地。
次子宋天玄战功赫赫,要说大半江山是他打下来的都不为过。世人都认为宋天玄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然而事有迁变,章武十七年宋延年继位。因为宋天拥认为守天下需要万中无一的智慧和报德炀和的策略。宋天玄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对此宋天玄也没有心怀芥蒂,因为他深知自己没有治国的才能。于公深知自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于私他毕竟也是自己的亲哥哥。就这样兄弟俩文治武攻,如此一来大许才有了现今的太平盛世。
但兄弟俩对这天下的看法颇为不同。弟弟宋天玄主战,他想要的是天下一统,成就万世之功,得万世传颂。他认为天下和平在于一心,无论坐上这王位的是谁他也是那个一。少年曾许弘愿: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许土,届时八音克谐,天神咸暨。
而哥哥宋延年主和,他认为天下久安必乱,久合必分,分合不过时势使然。要想民安国固还需省役薄赋;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布德怀柔,己国方能强盛。己国强盛才能长治久安,万世太平。
兄弟两相处多年皆是克尽厥职的君臣,休戚与共的兄弟,但唯独此事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宋延年恼思许久,最终忖得一良策,那便是送子女出宫问道寻学。
因为宋延年再清楚不过,大许日益昌盛繁荣的同时更加促使了宋天玄鲸吞天下的问鼎之心,和天下一战已是定局。按照弟弟的心性,那时自己可能会成为刀下肉,鼎中食。身为大许皇帝肯定不能独善其身,届时儿女平安都会成为奢望。倒不如趁现在将儿女送出宫去,留得一丝希望,同时心里也多一份慰藉,再加上初解卦言此举确有“遁世”之意,也算是顺势而为了。
心中主意已定,遂秘宣云摩大将军呼芫荽上殿议事。
宋延年有两子一女,长公主宋婷苑生性胆小,身体羸弱且多愁善感。感时花落泪,静时鸟惊心,添衣体不胜,坐时想悲情。还没吃饭就已经开始吃药,还未开始懂事就开始忧民,就好像天下的伤心事和人世间的疾苦病都被他一个人承包,说不尽的秋风悲画扇。如是生在寻常人家定是养活不成,不过好在聪明伶俐,善解人意,颇得大家的怜爱,宋延年更是对她疼爱有加。
大儿子宋亥文,人如其名,文皱皱的。亦可能是十王宅的教书先生太过风流倜傥,便引以为范。衣食住行都是一些老气横生的做派,夫子们都担心他这样亦步亦趋失会失了少年应有的活气,好在习文著作有不少自己的见解,大家这才放心。都夸大皇子是学问达冠,溢满之姿。
小儿子宋大象和解蔽道人正好相反,天生傻子。三岁才开始说话,五岁才会走路,现如今九岁了初通文礼,一篇文章需要背三个月。宋延年对他也不抱啥期望,只愿他无病无灾平平安安过完这一生。解蔽道人在两岁的时候送了他这个名字,说是可以灾不断腿,病不要命。
呼芫荽到殿,参拜完毕。皇帝退谴众人,两人密议了送皇子出宫事项,随后呼芫荽悄然离去,整个过程低调寻常。
次日夜晚,夜黑风高。四队人马从竞宁的东西南北四门悄悄冥冥的出发,有的扮作商队,有的扮作官僚,随行人马不多但皆是军中精英兵中主事。那呼芫荽更是军中悍将,一身硬气功夫了得,光是练功都能耍出噼哩啪啦的声音,是个行家都知道功夫练到这地步绝对的臻化境,甚至还有人说论功夫在宫中除了尤大家便是这位了,再说了要不是功夫了的也不会将这个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呀。
辛辛苦苦一天过去,呼芫荽带领的一队人马行致东郭外的迁化,也算是出城许远了。一路上倒也无事,城内骈肩接迹的行人,灯火通明的花街柳巷,一切还是如往常一样无波无澜,毫无异常。
但呼芫荽总觉得路上有人在盯着他,但想到此行是皇上钦定,尚无第三人知道。就连身边的将士都不知道车上坐的是谁,只知道是一个大官的亲戚,因此便打消了些疑虑。但即使如此还得小心为上,毕竟世人皆知南诏的鸟兽鱼虫皆可能成为报信的斥候,递书的踏白。遂后又派兵乔装打扮行至几里远的地方去刺探近来是否有可疑之人,不寻常之事,还吩咐见鸟得避,见兽得杀,就连见着蚂蚁洞都得用开水烫,毕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没过多时众人在迁化外找到一家偏僻的茶楼,这时候从车驾里面走出来一个少年,高挑秀雅,衣着冰蓝上好绸,绣着雅致小叶花,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巧妙的烘托出一位高贵舒雅的俊俏公子,让人看一眼都感觉舒畅。他就是宋亥文,早在呼芫荽进宫前他和姐姐就听父亲酌量此事,悉数知道当下情况。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