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我在大诸朝的日子 > 第三章 初入大诸

我在大诸朝的日子 第三章 初入大诸(2/3)

非我命哑伯救你,你果然就是。”一句话噎的“吭儿”的一声,我竟无言以对。又听他续道:“这次你家门巨变,蒙遭大难,你深处此境,尤未意志消沉,可见你潜能激发,不再是以前游手好闲弱不禁风的公子哥儿了。你好好休养,以后独善其身,也不要再起什么复仇之念了。”

这句话听的我不由老脸一红,这遭受家门大难的本就不是我,我哪会因此而消沉?他说的这些跟我本就毫无关系,我当然不会因此伤心难过,更不要说什么复仇了。

我点了点头道:“身处乱世,趋吉避凶。我不会起什么复仇的念头的,放心吧。再说我从崖上摔下,头晕目眩,以前的事都记不起来了。这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花哥原原本本说给我听听吧!”这王之秋满门遭难,看来树敌不少。这乱世之中没个靠山罩着可不行,吓得我连忙改了口,马上就花哥长花哥短的拍这花无意的马屁了。

花无意抬头望向远处,远山渺渺,群山山尖隐于云中。他似是望着天边乌云,又似是望向无尽空虚,缓缓说道:

“咱们这大诸朝,开国也不过区区八年的时光。当今圣上当年还是与你爹等人并称合荒七神将中的一员神将,这大诸的天下,也不过是从别人手里拿过来的。那时天下四分五裂,四大州四面分踞,山头四起,烽火不断。皇帝李政空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实,各方势力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但有一天,这局面忽然改观。起因在于这李政忽然得了一员神将。这合荒七神将本来并不是什么神将,只是七个相交莫逆的草莽人物,李政偶然与其中一人相交,竟令这七人俱为之所用,封了神将,荡平天下,统一四州。”

“但天下万事皆有因缘,李政得了神将,平了天下,却料不到会自此将天下拱手让人。”

“这一年,七神将已各自封侯,各踞一方。不料宦官生乱,皇帝急诏神将李易返京平乱,李易奉诏而回。这一回,自此回出了一个大诸朝。”

“李易回京之后,轻而易举就平息了内乱,却又大举清君侧,清来清去,皇帝李政忽然就下了一道诏书,居然禅位于李易。”

“李易原非皇室,于理不合,朝野自然不服。李政却在禅位之前与李易搞了个八拜之交,口称义弟,又说什么本来义弟就姓李,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实在是天命所归。”

“这七神将当中,原是张一秋与皇帝李政交好,因张一秋之故其他六人才愿替李政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哪知这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忽然间江山易主,李易竟然成了皇帝。”

“张一秋听闻此消息,顾不得无诏不得返京的禁令,日夜兼程的赶回京城,想问个究竟。不料他赶回京城之时,先皇帝李政竟然已经在大昭寺出家为僧,闭门不见。”

“新皇李易称病不出,将张一秋拒之皇宫门外。往时兄弟,此时已成了君臣。”

“新皇登基,且是旧日兄弟,皇帝之威信在张一秋心中还未建立。他在大昭寺等了一日,李政始终未见,他未敢僭越。又在皇宫门外等了一夜,直到早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终于等到了日上三竿。他知李易不会见他了,气恼之下,抽出长刀施了一记屠龙斩,斩塌了半壁宫墙,扬长而去。”

“本来以他们旧日的交情来说,这半壁宫墙也没什么,宫中泥瓦匠不出两个时辰就能复原如初。坏就坏在他施的这式屠龙斩。他擅使刀式,一柄寒玉映月刀形影不离,天下人都知他刀有九斩,斩斩不同。这式屠龙斩也不是威力最大的一式,可他偏偏这时使将出来,不由令李易起了疑忌之心。屠龙斩,这是要杀朕么?”

“张一秋激愤之下斩塌了宫墙,回头一想便知此事不能善了。他此番上京并未多带人马,兵队部众也都在徐州,此事一出只有避而疾走。”

“哪知在障日山被皇帝派出的乌鸦卫追上行踪,激战被俘。以张一秋的本事,乌鸦卫也未必擒得住他。但一来乌鸦卫都是死侍人多势众,二来张一秋也是寒了心,许是生了自暴自弃之念。”

“李易将张一秋下了大狱。七神将中的其他五人听闻消息,不谋而合都奔赴京城。造反他们是不会的,但张一秋被抓危在旦夕,他们还是要赶来问上一问,救他一救。”

“五人有先有后,陆续到了京城,终于都聚到了宫门之外。五人在宫外等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终于有小太监引着他们到了武英殿。这武英殿乃是皇帝接见大臣之所在,这李易皇帝在此处与他们会面,那是以君臣之礼相待了。”

“一见面,这五人便行了君臣之礼。五人于李易如何称帝一事只字未提,只向李易询问张一秋之事,俱为之求情。李易也是个决断之人,知道他们五人为何事而来,也许是在令小太监引他们入宫之时已经早有了定夺,当下命人开启大牢,放了张一秋。又下诏,分封五人为候。但其中二人却有了去意,称病请辞,不受封赏,愿做闲云野鹤,纵身天地之间。李易也不勉强,却不愿让他们二人自行离去处江湖之远,于是划了千倾土地,赐黄金千两,让他二人做乡绅土豪。”

“其他三人受了封赏,那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