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瞎子谋圣,曹操跪求我出山 5、丞相可想篡汉?公子,是真正的..(2/3)
……
那么穿越至今……都不曾出山的我。
是否要为了曹操,而出山呢?
……
吕玄想着。
心中其实也有些犹豫。
而在他费解的时候。
曹操说完刚刚那话,却是笑着,主动开口,朝着吕玄又问起来。
“即是如此,那就恕曹某唐突了,曹某确实也有个问题,想好好问问阁下。”
很明显。
如果刚才的问题,是吕玄对于曹操的试探。
那此刻,便轮到曹操,对吕玄的考校了。
吕玄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听闻曹操如此。
神色立马一肃,追问道。
“曹公的问题是……”
曹操反问:“吕公子可知建安五年的衣带诏一事?”
“当然知道。”
吕玄点头,倒是没对此有什么避讳,说出了自己记忆中,和衣带诏有关的史实,“汉献帝传血书与董承,希望与刘备、种辑等人,合谋刺杀丞相。”
“这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吕某虽居于山中,尚有耳闻。”
听他如此说。
曹操点头,面上更多了几分感慨:“是啊,这件事确实闹得很大。”
“也是这件事,提醒了曹某,眼下大汉虽然已经腐朽不堪,但毕竟大汉养士四百载,终究还是有不少读书人,愿意为了心中的汉室,而奔走舍命的。”
“这也是刘大耳那家伙,为何落魄至今依旧有人愿意投奔的主要原因。”
“所以呢?”吕玄看他一直卖关子,眉头微皱。
见他如此,曹操终于笑了,开门见山道:“所以曹某才好奇啊。”
“同为读书人,何以吕公子,能与我处于这凉亭之中,高谈阔论,直言‘篡汉’二字,依旧面不改色?”
“难不成,吕先生,和这大汉之间,有仇?”
最后一话落下。
曹老板的表情,也多了几分严肃。
如果说,曹操的真实志向究竟在何方,对于吕玄来说至关重要的话。
那今次,吕玄这个麒麟才子,所要效忠的,究竟是汉室,还是他曹操,和这国祚绵延四百年的大汉是否有恩仇,很明显,对曹操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这一点,看看曹操和荀彧之间的关系就知道了。
荀彧当年可是同样被称之为王佐之才,同样是曹操帐下的顶尖谋士。
但最后,因何于曹操反目成仇?
说白了,就在于志向的不同。
因为荀彧从头到尾,都想做一个真正的汉臣!
虽然眼下的局面,还没有闹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心思敏锐如曹孟德,哪里会不知道,眼下的荀令君已经和自己渐行渐远。
所以他今次发问,单纯就是想看看,吕玄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荀令君罢了。
……
而面对这种追问。
吕玄也没什么好犹豫的,想都不想,就是摇头道。
“没有。”
“那为何?”曹操追问。
“也没什么特别远远,真要说……只是吕某,和他们读书的原因都不相同罢了。”吕玄想了想,回道。
“哦,是么?那不知,公子所说的不同,指的是……”
曹操听了,是真有些好奇了,迫不及待开口,又问起来。
而对面吕玄听完这话,却是捧着茶盏,笑而不语。
见他如此。
曹操越发感觉自己心如猫抓。
正想再问。
恰在此时。
端着茶点的蔡琰,莲步轻移,缓缓走入。
听众人言谈及此,是笑着,顺嘴接过话茬,回道。
“有人读书,是为复兴汉室。是为报国有方。”
“可公子却不是。”
“公子读书,意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若要我说,这今日之天下,只有我家公子,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
最后一话落下。
蔡琰转头,看向石桌后端坐的吕玄,眼中神采奕奕,满是崇拜。
像是回到了那天,第一次听吕玄说出这话的场景。
那日清晨,吕玄一袭白衣,站在山巅。
天际尽头,彩霞如织。
初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吕玄的身上,像是给他整个人镶了一层金边。
神采奕奕,真如天人下凡!!
——
ps1:如果飞卢的老读者应该都清楚,很多书新书期,都是一千字到一千五的,不过作者写嗨了,实在不想分章节。所以犹豫了下,还是不分了,就这么发吧,这样看着也比较过瘾,没什么割裂感。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