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长乐 第十二章:齐王杨妃(2/3)
不多时长孙氏回转,妙善问起原因。原是杨氏希望长孙氏能让李恪跟着妙善一起学画。
夏玉原本以为妙善会拒绝,却不想她一口答应下来。
“甚好,孩儿一个人学总觉得孤独,此番有三哥哥陪着,孩儿也算有个目标了。”
长孙氏看她言笑晏晏,终是放下心来。
三月初三那日,李渊果然携了一众宫人亲眷去至渭水祓禊。因承乾、青雀、李恪三人皆有王爵在身,是以便也跟着李世民一起去往渭水。妙善在府中无事,便令兰儿备好画具,于庭中画起柳树来。
夏玉捧出琴,放在树下的石几上,盘膝而坐,缓缓拨弄琴弦,弹一曲《凤求凰》。
妙善侧耳听了片刻,不由问道:“你何时学的曲子?”
夏玉答:“一月前。”
妙善笑着点点头:“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怎么?你弹这首曲子,莫非有心悦之人?”
正在拨弦的右手一滞,琴声戛然而止。夏玉垂下眼眸,咬唇不语。
妙善惊觉失言,忙不迭作揖打拱:
“我……我不是……我不是有意的,对不住!”
“无妨”夏玉展颜一笑,双手缓缓抚弄起来。琴声淙淙,如雨落深井。
“这凤求凰弹的是情真意切,可后来司马相如还是背叛了妻子。若非卓氏女写的一篇《白头吟》,那司马相如还不知会做出怎样的事来。可见人心难测啊。”妙善说着,叹了口气。
夏玉听罢,含笑不语。待一曲终了,方缓缓笑道:
“臣有的时候在想,娘子六岁的身躯里是否住着一个十六岁的魂灵?”
妙善心里“咯噔”一声,握着笔的手一颤,差点墩上一个墨点。她敛了敛心神,将画取下拿给夏玉。
夏玉接来一瞧,画中人正是方才抚琴的自己。下意识唇角勾起,温润的眉眼漾起一抹如水的笑意。
“多谢娘子赐画”夏玉躬身行了一礼。
妙善问道:“你怎知我要将画赠与你?”
夏玉半是打趣半是调侃道:“娘子画的是臣,不赠予我,难道娘子要挂在房中日日赏玩吗?”
妙善听出他话中有话,一张脸迅速烧起来。
“给你给你,我才不要呢。”妙善恼了,挥着手便向外跑。却不想直直撞进一人怀中。
妙善抬起头,见是一年轻的美貌妇人。妙善不认得她,只傻愣愣盯着她看。
妇人笑着弯下腰捏了捏她的脸,道:“怎么,小丽质不认得四婶娘了?”
原来她就是四叔叔的正妃杨氏。妙善眼珠一转,笑盈盈行了一礼:“四婶婶安好。”
夏玉也上去行了一礼,而后便自行退下吩咐人去备酪浆。
“四婶婶怎么没去祓禊?”
杨妃笑着将她抱在腿上道:“前日去了玉泉寺礼佛,身子惫懒,便没有跟着去。我听说你病了,便来瞧瞧你。”
妙善笑道:“我已许久未见阿笙,她的风寒可好了?”
“早已好了,难为你还想着她。”杨妃接过夏玉奉上的白瓷盏,凑到唇边抿了一口。
妙善规规矩矩坐在她腿上,沉默了片刻道:“今日,阿耶阿娘和兄长姐姐们都不在,我也不知道如何招呼四婶娘。”
杨妃听了莞尔一笑,道:“我就是来看看你,你一个小孩子哪里用招呼我。”
“是吗,那太好了!”妙善欢呼一声从她腿上溜下来,笑着摆了摆手:
“那我就回房了,四婶娘随便转转吧,千万不要客气哦!”说罢,一溜烟跑回了屋子。
杨妃和夏玉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夏玉终于忍不住,上前叉手行了一礼:
“娘子气疾未愈,不便在外久坐。如果王妃不介意,臣可以命人带着王妃在后花园逛逛,园中桃花盛开,甚为美丽。”
“不用了,我自己转转就好了。你去陪着丽质吧。”杨妃笑着摆了摆手。
“诺”夏玉行了一礼,去树下捧了琴折回屋中。
妙善扒着窗棱看着杨妃出了院子,忽然转身对夏玉道:“阿玉,你派几个人远远跟着她,不要让她发现。”
“为何?”夏玉不解
妙善道:“平日阿娘在府中时也没见她来过,怎么偏偏这时候就来了?我觉得不对劲,多留个心总是没错的。”
夏玉依言退下,自去寻了三位宫娥远远跟着杨妃。
杨妃未曾察觉,和贴身宫人在花园里赏了一会儿桃花后便晃悠悠往宏义宫前院走,那三个宫娥见事不对,忙派一人飞奔回去告诉夏玉。
杨妃此番确实是有备而来,她与宫人在前院正房外绕了片刻,便开始往书房的方向挪。杨妃四下望了望,见并无人注意到她,遂大着胆子上了书房的台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