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2011开始 > 第161章 超级大饼

2011开始 第161章 超级大饼(2/5)

多少知道点的亲戚只是意外,不知道的则惊讶。

  最惊讶的还是同学。

  在景安的,不在景安的,几乎所有高中同学都知道陈耀东发了财,但看了新闻才知道陈老板现在有多牛B,八个亿的投资项目,都特么能跟市老板签协议了。

  一时微信和QQ群热闹的不行。

  陈耀东甚至还接到了几个一直有联系的同学的电话。

  比如梁文静,比如李成芳。

  八个亿是对外吹的,卖猪肉的都注水呢,这种事情当然也得注点水份。

  不然怎么能凸显项目的重要性和市里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

  房地产不能算,基建也不能算,单纯经济建设领域,兴邦农业的这次投资,可以说是景安这么多年在支柱产业农牧业领域最大的单笔投资,委实值得大书特书。

  不管招商引资,还是民生工程,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笔丰厚的政绩。

  市里满意,区里满意。

  领导们满意了,陈耀东自然也满意了。

  参加完签约市仪后,市府大老板专门留下陈耀东,跟他探讨了一番企业的发展。

  陈耀东心气越发足,给大老板汇报了一下兴邦农业的规划,最后道:“领导,我想做一家千亿市值的农牧业公司,但是景安缺人才啊,领导能不能给解决下人才问题?”

  “千亿市值?”

  大老板眼神动了下,第一反应是画饼。

  陈耀东点着头,实话实说:“我打算用五年时间,至少投入五十亿对河西农牧业产品的生产、物流运输、终端销售进行全面整合,打通所有中间环节,形成从农民种植生产到终端直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然后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固本强基,实现盈利后,再借助资本的力量向北上广深等纯粹依赖外运农产品的一线城市扩张,将咱们河西的农牧产品推向全国。”

  大老板问:“资金能跟上?”

  陈耀东点点头:“资金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才啊,领导,咱们景安太缺人才,我想找个能顶事的高管都找不到,现在咱们庙小,外面挖人也挖不到,只能矮子里拔将军,市里能不能给帮忙解决一下人才的问题?不然太拖后腿了。”

  大老板心里跳了跳,资金没有问题?

  五年至少投五十亿,对于景安这种的穷地方,甚至河西这样的穷省来说,如果真有实打实的五十亿资金投到农业上,绝对能产生巨大的化作反应。

  兴邦农业公司的经营模式他了解过,几个亿的投资都签下了,怎么可能不了解。

  把所有中间商干死,最后一家独大。

  官方不怕企业一家独大,越大越好。

  甚至就算想让一家独大,好多企业也独大不起来。

  特别对于景安这种连个拿的出手的企业都没有的穷市,更希望树立个标杆,能有一家龙头企业出来撑门面,真正把某一个行业做大做强,那才是最大的成绩。

  而至于那些中间商,说实话死就死了,其实没人关心。

  有时为了扶持产业做大,连农民的利益也不得不牺牲。

  更不要说那些中间商了,卖不了菜还可以卖别的,东家没饭吃了西家还能吃到。

  真要是能扶持起来一家具有全省甚至全国竞争力的本地龙头企业,牺牲那些小商小贩算得了什么,况且这只是正当商业竞争,你竞争不过死也是活该。

  最近好多菜商上访,大老板当然知道。

  只不过这点小事还够不上让大老板亲自过问。

  从景安的利益出发,兴邦农业真要是有那个资本实力把全省农产品市场洗一遍,垄断省内的农牧产品终端销售市场,市里就算明面上不支持,暗地里绝对全力支持。

  毕业兴邦农业是景安的本土企业。

  本土企业要能做大做强,这可比招商引资来一大堆明星企业更能出成绩。

  毕竟自己孵出金凤凰和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意义不同。

  可是,这小伙子真有这么强大的资本实力吗?

  大老板有点不敢信。

  之前听人说过,兴邦农业是重资产运营,除了最早开业的两家门店,剩下的门店全都是直接购买店铺,到现在已经砸进去六千多万,更离谱的是竟然没有银行贷款。

  大老板不知道兴邦农业的资金从哪来的,这也不是他关心的。

  他关心的是这个五年五十亿是不是画饼。

  “资金真没问题?”

  大老板忍不住又问了一声。

  陈耀东道:“没问题,全是自有资本注入,当然如果市里帮忙协调贷款,兴邦农业公司肯定会发展的最好,不知道市城有没有这方面的政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