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同人文 第八十二章 探得谢逊下落【上】(4/5)
易三娘听他管长剑叫作刀子,心下暗暗好笑,淡淡的道:“他们走错了路,喝了碗茶便走了。曾小哥,吃过中饭后,我们要挑三担柴到寺里去卖,你帮着挑一担成不成?寺里的和尚问起,我说你是我们儿子。这可不是占你便宜,只是免得寺里疑心。你媳妇花朵儿一般的人物,可别出去走动。”她虽似和张无忌和郭无忧商量,实则下了号令,不容他不允。
张无忌一听之下,已然明白:“她只道我真是个庄稼人,要我陪着混进少林寺去察看动静,那是再好也没有。”便道:“婆婆怎么说,小子便怎么干,只求你收留我两口儿。我两人东逃西奔,提心吊胆的,没一天平安。”
到得午后,张无忌和郭无忧随着杜氏夫妇,各自挑了一担干柴,往少林寺走去。他头戴斗笠,腰插短斧,赤足穿一双麻鞋,四个人中,独有他挑的一担柴最大。赵敏、杨瑶琴和周芷若站在门边,微笑着目送他远去。
杜氏夫妇故意走得甚慢,气喘吁吁的,到了少林寺外的山亭之中,便放下柴担歇力。山亭中有两名僧人坐着闲谈,见到三人也不以为意。
易三娘除下包头的粗布,抹了抹汗,又伸手过去替张无忌和郭无忧两人抹汗,说道:“乖孩子,累了么?”张无忌和郭无忧初时有些不好意思,但听她言语之中颇蓄深情,不像是故意做作,不禁望了她一眼。只见她泪水在眼眶中转来转去,知她是念及自己被谢逊所杀了的那个孩子,但见她情致缠绵的凝视自己,似乎盼望自己答话,不由得心下不忍,郭无忧和杨瑶琴便道:“妈,我不累。你老人家累了。”郭无忧和张无忌的一声“妈”叫出口,想起自己母亲,不禁伤感。
易三娘听他两人叫了一声“妈”,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假意用包头巾擦汗,擦的却是泪水。
杜百当站起身来,挑了担柴,左手一挥,便走出了山亭,他虽听不见三人的对答,也知老妻触景生情,怀念起了亡儿,说不定露出破绽,给那两个僧人瞧破了机关。
张无忌和郭无忧走将过去,在易三娘柴担上取下两捆干柴,放在自己柴担之上,道:“妈,咱们走罢。”易三娘见他两人如此体贴,心想:“我那孩子今日若在世上,比这两位少年年纪大得多了,我孙儿也抱了几个啦。”一时怔怔的不能移步,眼见张无忌和郭无忧挑担走出山亭,这才跟着走出,心情激动之下,脚下不禁有些蹒跚。张无忌和郭无忧回过身来,伸手相扶,心想:“要是我妈妈此刻尚在人世,我能这么扶她一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名僧人道:“这两位少年倒是孝顺,可算难得。”另一名僧人道:“婆婆,你这柴是挑到寺里去卖的么?这几日方丈下了法旨,不让外人进寺,你别去罢。”
易三娘好生失望,心想:“少林寺果然防范周密,那是不易混进去了。”杜百当走出数丈后,见他二人不即跟来,便停步相候。
另一名僧人道:“这一家乡下人母慈子孝,咱们就行个方便。师弟,你带他们从后门进香积厨去,监寺若是知道了,便说是来惯卖柴的乡人,料也无妨。”那僧人道:“是,监寺不让外人入寺,那是防备闲杂人等。这些忠厚老实的乡人,何必断了他们生计?”于是领着杜氏夫妇和张无忌,转到后门进寺,将三担干柴挑到厨房,自有管香积厨的僧人算了柴钱
易三娘道:“我们有上好的大白菜,我叫阿牛和他哥哥明儿送几斤来,那是不用钱的,送给师傅们尝新。”引她来的那僧人笑道:“从明儿起,你不能再来了。监寺知道,怪罪下来,我们可担代不起。”
管香积厨的僧人向张无忌打量了几眼,忽道:“重阳前后,寺中要多上千余位客人,挑水劈柴,说甚么也忙不过来。这个兄弟倒生得健旺,你来帮忙两个月,算五钱银子一个月的工钱给你如何?”
易三娘大喜,忙道:“那再好也没有了,阿牛和他哥哥在家里也没甚么要紧事做,就在寺里听师傅们差遣打杂,赚几两银子帮补帮补,也是好的。”
张无忌和郭无忧一想不妥:“少林寺中不少人识得我,偶尔来厨房走走,那还罢了,在寺中一住两月,非给人认了出来不可。”
于是,郭无忧和张无忌同声,说道:“妈,我媳妇儿……”
易三娘心想这等天赐良机,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忙道:“你两人媳妇儿好好在家中,还怕你娘亏待了她吗?你在这儿,听师傅们话,不可偷懒,妈和你媳妇过得几天,便来探你。这么大的小子,离开妈一天也不成,你还要妈喂奶把尿不成?”
说着伸手理了理张无忌和郭无忧的头发,眼光中充满慈爱之色,易三娘离开之际,郭无忧便把一个锦囊交给易三娘,让易三娘交给自己夫人杨瑶琴。
那管香积厨的僧人已烦恼多日,料想端阳大会前后,天下英雄聚会,这饭菜茶水实是难以对付。监寺虽已增拨了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