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徒弟们制霸大唐后,请我出山 > 第4章 我的徒弟,一字并肩王!

徒弟们制霸大唐后,请我出山 第4章 我的徒弟,一字并肩王!(2/3)

大殿之上,李世民将杜如晦递交的奏折当众宣读。

当在朝的百官听到幽州闹饥荒的情报时,无不眉头紧皱。

房玄龄在朝班之中,欲言又止,他自然是想到了昨天在韩家庄见到的玉米,这种农作物,产量大,大量种植的话,就不会再出现饥荒之年。

可是,来年种植解决不了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解救幽州百姓,幽州是突厥人眼中的肥肉,若是幽州百姓缺失,恐怕难以抵抗如狼似虎的突厥人。

“诸位爱卿,给朕出谋划策,朕从何处调集粮草支援幽州?”

宣政殿上,李世民的声音响彻大殿。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走出朝班,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认为岭南之地丰裕多产,颇有钱粮,臣认为应该以岭南之粮,荆州之粮,扬州之粮,走杨广开凿的大运河,救幽州百姓于水火之中!”

长孙无忌的话音落下,户部尚书与其他几位朝臣走出朝班附议。

李世民当即拍板:“封长孙无忌为赈灾总督,运送三州之粮,救幽州百姓于水火,严查官员贪墨,但凡有官吏贪墨赈灾粮款,先斩后奏!”

“臣领旨谢恩!”

长孙无忌想起大唐不良人昨天递送的秘折,欲言又止。

这种事情,不适合在朝堂上说,还是私下里与陛下密谈为好!

虽然李世民做出了赈灾决策,却依旧感觉哪里缺失了,仿佛总是有一种计策欠缺的感觉,但是当务之急,只能先赈灾,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

朝堂之上,李世民与文武百官议政,总是心神恍惚,李世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韩家庄,浮现出高杆作物,以及那个神秘的韩伯。

昨天长孙皇后与他说过,这样的大贤之人,万万不能怠慢……

终于退朝。

长孙无忌留下,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疑惑的问道:“还有什么谏言吗?”

“启禀陛下,倒不是谏言,而是微臣获得了一个消息!”

李世民沏了一杯茶后,风淡云轻的应了一声:“哦,什么消息。”

李世民正准备喝茶,长孙无忌开口道:“启禀陛下,天策上将要回长安了!”

噗!

李世民刚喝茶水,听到天策上将李长生几个字后,瞬间被烫了嘴唇,一口茶全吐了出来!

“什么情况?”

“他怎么回来了?”

“启禀陛下,这是不良人的秘折!”

长孙无忌将秘折递送上来,李世民将秘折展开,神情凝重,秘折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天策上将,即临长安,贞观四年,师徒相见!

“这……”

“这……”

李世民惊讶的抬头看向长孙无忌道:“一字并肩王连皇位都不要,他竟然只要见师父……”

“是啊!”

李世民轻轻地摇摇头:“我实在看不懂李长生!看不懂一字并肩王啊!”

“好了,你下去吧,这一次前往幽州赈灾,你肩膀上的责任重大,幽州的那帮士族豪门,害怕天策上将,怕得要死,却不害怕朕啊!”

李世民说完这话,看了一眼身边的天策剑,心中暗道:“能够镇住幽州士族的,也只有这把剑了!”

“启禀陛下,臣定不辱圣命!”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去幽州吧!”

“遵旨!”

……

长孙无忌退下之后,李世民下旨道:“宣房玄龄和杜如晦!”

“遵旨!”

时间不大,房玄龄和杜如晦进入了皇宫。

李世民手里拿着一根玉米棒子,看着杜如晦问道:“此物唤做玉米吗?”

“启禀陛下,此物正是玉米,微臣在老师的百草图鉴上,亲眼所见!”

李世民听着杜如晦口中不断提起他的老师,心中也是惊疑,杜如晦已经有如此才能了,他的老师,定然更加神鬼莫测!

只可惜李世民向杜如晦询问师父详细情况的时候,杜如晦却闭口不谈,只说答应过老师,不打扰老师的清修。

“若是能懂此物的种植之法,从今往后,大唐必无饥荒之年!”

李世民站起身,他决定再次前往韩家庄……

“克明啊,长孙无忌负责粮草,需要中书省的丞相调动,你帮助长孙无忌去调动一下粮草……”

“是,陛下。”

杜如晦离开皇宫,去协助长孙无忌调度粮草,粮草早一日送到,便早一日解决幽州饥荒。

杜如晦离开后。

甘露殿里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了李世民和房玄龄两人,李世民站起身,走向殿外,看着殿外雄壮的甲士,悠悠的说道:“他要回了!”

房玄龄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要回来拿走属于他的一切吗?”

李世民眉头紧皱的摇摇头:“朕不知道!但是朕感觉如同浮萍一般,没有根基,朕需要一根定海神针,朕需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