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我要当海枭 第十章黄门山小聚(2/2)
蒋敬笑道
“哈哈,哥哥,你有所不知,我已经不做那账房了,某家现在给公子打工,工钱每月不下50贯钱,现在倒也活得潇洒滋润?”
欧鹏这才,注意到蒋敬带来的这几位人,各个气度不凡。
为首之人,书生打扮面色英武,年龄不大,气质很突出。
左边一人,身材高大,肌肉发达,面色凶恶,手持大斧。
右边一人粗布锦衣,一肩背着剑,留着小短须,眼神锐利。
“不知几位好汉名字?”
“好说,某家小可福建于千”
“广昌糜胜。”
“在下淮西萧嘉穗。”
“哦,都是好汉啊!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说着,欧鹏也介绍自己身旁的好汉
“这位乃是铁笛仙马麟,马麟是南京建康府人氏,善使大滚刀,能吹双铁笛,所以人称铁笛仙。”
马麟是个黄脸汉子,面容清秀,身高约170,年龄约二十多岁,身材精瘦。
“这位是陶宗旺,乃光州人氏,惯使一把铁锹,颇有气力,也能使枪抡刀,江湖人称九尾龟。”
陶宗旺是个黑脸大汉,身高和马麟差不多,留着环须,手臂青筋突出。
这三人在水浒传中出场机会不多,在梁山排名中等,本来神算子蒋敬也算其中一员,这四个人算是黄门山F4,但是蒋敬被于千提前挖走了。
果然,有名有姓的各个都有红包,不过可惜毕竟是水浒二流人物,本领一般,都只有人物红包,没有一个指令红包。
“获得唐代精良马槊三柄。”
于千:嗯,不错。
马槊是个好东西,但是槊的成本昂贵,费时而且繁复,失败几率高,耗费大,一杆槊使用以及废弃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强弓。
这些都导致它淡出了战场。加上马槊,重量比一般的枪要重,主要是重骑兵的主要装备。
加上宋代又失去了北方的产马地,使得宋朝骑兵的数量稀少,更别说重骑兵了。这使得宋代改变战略,对付强大骑兵军团的方法已经不是骑兵的对决,而是“以步制骑”。
但这并不影响马槊的强悍。
历史上的不少名将也都是使用马槊杀敌。
如唐太宗手下第一猛将,尉迟恭。尤其善用马槊,《资治通鉴》中写到:李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勇猛与马槊武艺评价是极高的。
此外还有秦琼秦叔宝,《旧唐书》有写到: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
“获得《土法造玻璃》一本。”
撕,有了这个把玻璃造出来卖给达官富人可就不缺钱了,这是个好东西。
“建筑钢筋100根,规格,长度5米,直径20mm。”
又是个好东西!
这些刚材都是现成的,拿来就可以用的上好的钢,如果用来打到朴刀的话,于千估计按一米钢筋造一把刀来算,起码能打五百把上好的朴刀,用来打造长枪的话,还能造更多。
这波开红包不亏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